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件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件安裝等。
安裝前配件的準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于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臥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系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于25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 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聲卡(有的聲卡主板中自帶)、硬盤、光驅(有VCD光驅和DVD光驅)、軟驅、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準備好電源插頭等。
裝電腦的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并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并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總線選擇合適的插槽。
6.聲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聲卡多為PCI插槽的聲卡。
7.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盤、光驅和軟驅進行安裝。
8.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盤、光驅和軟驅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后,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后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后再蓋)。
10.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鼠標與主機一體化。
11.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準備進行測試。
13.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件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分區硬盤和格式化硬盤。
15.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安裝操作系統后,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聲卡等驅動程序。
17.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件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于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后,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準備工作都準備好之后,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后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驅、軟驅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盤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驅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驅和五寸硬盤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驅、三寸硬盤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如圖11.1所示(這里的圖片已經安裝好電源,實際上新打開的機箱是沒有安裝好電源的)。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采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機箱后的擋片。機箱后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后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鼠標口、串并口、USB接口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采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