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中的文件分為 Hard Link 和 Symbolic Link 兩種。Hard Link 文件又被稱為硬鏈接文件、實體鏈接文件,Symbolic Link 文件則常被稱為符號鏈接、軟鏈接文件。
ln 命令用來在文件之間建立鏈接。在介紹 ln 命令前,讓我們先來搞清楚究竟什么是硬鏈接,什么又是軟鏈接。
Hard Link(硬鏈接)
我們知道,在 Linux 系統(tǒng)中,每個文件對應(yīng)一個 inode,文件的內(nèi)容在存儲在 inode 指向的 data block 中。要讀取該文件的內(nèi)容,需要通過文件所在的目錄中記錄的文件名找到文件的 inode 號,然后通過 inode 找到存儲文件內(nèi)容的 data block(參考《Linux 文件與目錄》)。
也就是說,文件名存儲在目錄中,inode 號執(zhí)行文件存儲的內(nèi)容,文件名和 inode 之間有一個對應(yīng)關(guān)系。那么多個文件名可不可以同時指向同一個 inode 呢?答案是可以的,這就是硬鏈接!從本質(zhì)上來說,硬鏈接只是在目錄下新添加了一個文件名,這個文件名與一個已有文件的 inode 相關(guān)聯(lián)。讓我們也通過 /etc/crontab 文件來進(jìn)行觀察:
$ ll -i /etc/crontab131213 -rw-r--r-- 1 root root 722 Nov 16 2017 /etc/crontab
使用 ln 命令在當(dāng)前目錄下創(chuàng)建一個 /etc/crontab 文件的硬鏈接,然后觀察其文件屬性:
$ sudo ln /etc/crontab .$ ll -i /etc/crontab crontab131213 -rw-r--r-- 2 root root 722 Nov 16 2017 crontab131213 -rw-r--r-- 2 root root 722 Nov 16 2017 /etc/crontab
這兩個文件名關(guān)聯(lián)的 inode 號完全相同,都是 131213,所以它們指向的是同一個文件。同時請注意文件屬性中的第三個字段,由 1 變成了 2。這個字段被稱為 "鏈接數(shù)",它說明有多少個文件名鏈接到同一個文件的 inode。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上面所有輸出中的第二個字段中的第一位,它們都是 "-",它說明這個文件的類型為普通文件,鏈接類型為硬鏈接。
我們可以通過下圖來理解硬鏈接在文件系統(tǒng)中的實現(xiàn)方式:
硬鏈接的特點
幾乎不額外占用空間 只要還有一個文件名引用著文件,文件就不會被真正刪除由于硬鏈接只是在目錄中添加了一條包含文件名和 對應(yīng) inode 的記錄,所以它幾乎不會消耗額外的磁盤容量。
另外在刪除硬鏈接所關(guān)聯(lián)的文件時,其實只是刪除了一條目錄中的記錄,真正的文件并不受影響。只有在刪除最后一個硬鏈接時才會真正刪除文件的內(nèi)容數(shù)據(jù)。
硬鏈接的局限性
不能跨文件系統(tǒng)創(chuàng)建硬鏈接 不能鏈接目錄由于這兩個限制,實際使用中硬鏈接并沒有軟鏈接使用的廣泛,下面我們看看究竟什么是軟鏈接。
Symbolic Link(軟鏈接)
軟鏈接的實現(xiàn)方式與硬鏈接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創(chuàng)建軟鏈接時會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文件(分配一個 inode 和對應(yīng)的 data block),新文件的 data block 中存儲了目標(biāo)文件的路徑。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