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yzen銳龍的熱度真是不減,不過現在還只是個開頭,今年Ryzen會陸續補齊所有規格的CPU和與它匹配的主板產品,如果你今年有裝機的想法,又對7代酷睿高昂價格有些疑慮,或者是AMD死忠粉絲,那么今年的銳龍絕對是值得特別關注的。小編今天就詳細給大家把銳龍的所有型號,以及搭配的主板芯片組信息都分享給大家,日后裝機怎么搭配,自己心里就有數了。
AMD Ryzen裝機須知:CPU和主板要這樣搭配
先看銳龍的處理器部分,目前上市的僅僅是R7系列的銳龍處理器,都是高端貨,性能當然是對飆Intel i7/K系列的。之后在第二季度AMD還要推出R5系列的銳龍處理器,至于入門級別的R3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小編也在跟AMD方面聯系,有消息會告訴大家。
AMD Ryzen處理器型號一覽
注:小編目前的表格中關于R3系列銳龍處理器的規格還不能100%確定,最終以上市發布為準。
注意幾個區別,第一,R1800X和R1700X是不帶散熱器的處理器產品,目前確定帶Wraith Spire原裝散熱器的只限于R1700和R5系列共三款處理器。
第二,處理器尾號帶X和不帶X的兩種,帶X支持完整的XFR技術,不帶X的則只有一半的XFR技術,這是而這最大的差別。
這里多說一句,這個所謂的XFR技術是在Boost加速頻率的基礎上允許再次超頻運行的一種技術,這個技術能讓頻率隨不同散熱解決方案(風冷/水冷/液氮)而升降。XFR技術的實現是完全自動的,無需用戶干預。不帶X的處理器額外超頻空間要小于帶X的處理器,不過幅度要小一半。
并且,XFR技術必須搭配X370高端主板才能實現,B350、A320都不行,所以如果需求比較高的,還是盡量買一塊X370的主板(小編后面會提到)。
其實小編來看,第二季度上市的銳龍R5處理器才是真正的殺招,畢竟現在首發的三款處理器都是旗艦級產品,真正要講求實惠性價比的,非R5系列莫屬(然而并不是,小編還有期待)。
再來說說配套的主板問題吧,與銳龍搭配的主板是Socket AM4插槽的全新300系列,AM4有1331個針腳,比AM3插槽940個針腳提升40%,而且供電能力提升到140W(然而銳龍系列處理器的功耗真心低多了)。
要小編說AMD絕對是誠心!牙膏廠剛推出配套7系列處理器的200系列芯片組,AMD直接把編號干到了300,就是大你一圈!這還不是最要命的——牙膏廠下一代芯片組就是300系列,這是妥妥正面硬懟啊!
300系列芯片組有三個,分別是主流的B350,大眾的A320和小板X/B/A300。至于定位在990FX繼任者的X370芯片組芯片組,支持超頻,還支持PCI-E x16×2雙路SLI/CF,可以說是十全大補了,價格當然也不低。
前面小編也提到了,如果是想要XFR技術,最好選擇X370主板,或者等待傳聞中的小型系統用芯片組X300的相關產品(什么時候出小編暫時也不知道);如果是超頻玩家,那選擇就多一點了X370可以,B350也行,X300也支持。
追求性價比最好的選擇小編認為是A320芯片組主板,估計這種主板上市就應該在599元一線的樣子(猜錯了不要打小編-_-),配套R3作為入門選擇非常好。甚至,很有可能A320會越級打掉AMD自家的B350主板也說不定哦!
小編說了這么多,總結一下,騷包必然X1700X/1800X配X370,入門用戶A320+R3系列;至于R5,小編認為這是AMD的套路,不帶X、性價比更高的普通R5系列處理器肯定會在后續推出,到那個時候R5+B350會是一套非常合用的裝機組合!至于AMD Ryzen的APU系列處理器,則需要等到2018年才會推出,依舊需要耐心。
以上就是VEVB武林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AMD Ryzen裝機須知的CPU和主板搭配方式,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大家如果還有疑問的話,可以在下方的評論框內給我們留言哦。我們會盡自己所能的為大家解答。謝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也請大家繼續關注VEVB武林網的后續教程和軟件。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