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主板是一臺桌面電腦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主板整臺電腦完全沒辦法運行。同時,PC主板還決定了你的電腦未來可以升級的空間。為了讓對主板選擇不太熟的電腦小菜鳥有所了解,小編來簡單聊一聊PC主板的選擇,究竟怎么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主板。
丑話說在前頭,對DIY很熟悉的老鳥可以忽略本文,雖然下文不是百分百適用任何人,但對新手還是會有一定幫助的。
主板結構類型
首先,必須的得先確定主板的外形結構。ATX(AT extended)主板機構是最初英特爾與1995年制定的標準,也是最常見的標準,一般都叫做“大板”,標準尺寸是305×244mm。其實,現在更流行的是Micro ATX,俗稱“小板”,相比“大板”尺寸小一點,標準為244×244mm。特點上,“大板”插槽多,擴展性強,“小板”會缺失一定的插槽,但集成度高、經濟實惠。
除了ATX 和 Micro ATX之外,另一種更小由威盛科技定義的緊湊型迷你主板mini-ITX,正受到越來越多機友的鐘愛,其標準尺寸縮減至170×170mm,專門為小空間優化。雖然最初面向商業和工業,包括汽車、機頂盒、瘦客戶機和網絡設備等,但正式由于緊湊的特點,可以DIY到各種漂亮的小機箱上,對于空間有限,有HTPC等特殊需求,或者日常計算任務需求不大的用戶來說,組裝一臺飯盒大小的電腦已經足夠。
了解了集中類型的主板之后,再看自己心儀購買機箱的參數,看看支持那種結構類型的主板,實在沒標注也可以測量一下,畢竟專為Micro ATX主板設計的機箱,“大板”是裝不進的,而有些為ITX板子設計的機箱,也可以裝一些特殊的M-ATX主板。但不可否認的是,針對ATX主板設計的機箱,可以兼容M-ATX和ITX主板。小編建議條件允許的話,直接購買ATX“大板”,完整的擴展插槽,很多時候是寧多勿少。
CPU和內存插槽
確定主板結構之后,下一步就是考慮主板的處理器插槽類型了。這一步并不困難,因為這完全取決于你購買的處理器,對應的插槽只能插入對應的處理器,購買一款兼容的主板是必須的。比如你買的是LGA 1150的Core i7 4790k,那么就必須購買插槽類型是LGA 1150的主板,比如9系主板Z97或H97。當然,8系主板 Z87也支持插入Core i7 4790k,但如果你考慮同樣是LGA 1150插槽的最新一代Broadwell處理器 Core i5-5675C或Core i7-5775C,根據英特爾現在只能插在9系主板上,所以別買錯了。
再下一步就是根據自己內存的需求選主板。小編自然是建議購買一塊至少可以支持16GB內存的主板,先別考慮你用不到那么多。接著就是主板的插槽數選擇,ATX和M-ATX主板一般都標配有4條或更多內存插槽,ITX一般只有2條,但也能夠支持2×8 GB的容量支持。小編認為,如果不追求迷你PC,還是選擇預留有插槽升級的主板。
PCI Express和SATA
在接下來注意力轉移到 PCI Express插槽。如果你計劃玩游戲,那么至少要求主板有一條全速的x16 PCI Express插槽,發燒級的可能還需要了2條或多條,為的是顯卡組CF或SLI。還要注意,主板上提供了多少種PCI Express插槽,一般包括有插顯卡的標準PCI Express x16插槽,更小的還有PCI Express x8、x4和x1插槽,用于其他擴展功能,比如聲卡、PCI Express固態硬盤和Wi-Fi適配器等。
雖然可以通過PCI Express插槽擴展功能,但是現在的主板其實已經已某種形式內置了大部分功能。比如板載聲卡和網卡,比較新的高端主板甚至提供了Wi-Fi和藍牙功能,如今CPU也大多集成顯卡。對于滿足于內置功能的機友,可以不選擇配備較多PCI Express插槽的主板,但若需要更出色的功能,往往還會購入獨立聲卡、獨立網卡和顯卡等,PCI Express插槽的數量和標準就很重要了,還要考慮到獨立的擴展卡支持 x16 x8、x4還是x1類型的PCI Express插槽。
PCI Express插槽完了到另一個比較重要的SATA接口。最先要確定的是SATA接口的數量,保住主板上有足夠的接口插入硬盤,還要考慮是否預留有額外的方便未來升級。另外,對固態硬盤有追求的,還要確保SATA接口的傳輸速度達到 6Gb/s,也就是SATA 3.0標準,更能充分發揮固態硬盤的性能。
其他需求
除了SATA接口之外,還要考慮其他常用接口,比如是否配備有足夠多數量的USB 3.0接口,配不配光纖音頻接口等等。對于有特殊需求的機友,可能還需要高速的Thunderbolt接口,或者是未來會成為主流的USB Type-C接口和SATA Express/M.2接口等,很多接口細節決定了你購買的主板是否如你所需。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一般主板現在都提供HDMI接口或DP接口,用于視頻輸出,但這些接口正常情況下僅適用于CPU集成顯卡,當插入獨立顯卡之后會自動蔽屏,除非Bios設定了IGD模式。此外,還有一些主板有一些輔助功能,比如對超頻進行溫控、大面積覆蓋的散熱片、強耐久度結構、騷量的配色等。其實小編認為如果非發燒友的話,這些功能大多數不值得花錢,反而主板能夠提供風扇控速比較實用。
最后一點可能也是關鍵性的一點,價格預算才是決定你購買主板的先決條件,不同的牌子和不同的系列提供定價和主板素質參次不一,但“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永不變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