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整合時代的到來,如今很多處理器內部都集成了顯卡核心,也就是本文所說的核心顯卡,對于核心顯卡很多菜鳥朋友都不是很了解,很多朋友可能受以前集成顯卡都集成在主板中的觀點影響,一下子理解不過來核心顯卡是指什么,下面本文與大家詳細分享下。
核芯顯卡是新一代的智能圖形核心,它整合在智能處理器當中,依托處理器強大的運算能力和智能能效調節設計,在更低功耗下實現同樣出色的圖形處理性能和流暢的應用體驗。 AMD的帶核芯顯卡的處理器被AMD稱之為APU(加速處理器),英特爾帶核芯顯卡的處理器也就是SNB與最新的IVY平臺。
什么是核心顯卡?
核芯顯卡是建立在和處理器同一內核芯片上的圖形處理單元。簡而言之,就是與處理器核心合并在一起的圖形處理器。與Nehalem處理器里同時封裝32nm處理核心加45nm圖形核心的設計不同,Sandy Bridge處理器上的32nm核芯顯卡和32nm處理器則采用了完全融合的方式:在同一塊晶圓中分別劃分出CPU和GPU區域,它們各自承擔著數據處理與圖形處理的任務。 這種整合設計大大縮減了處理核心、圖形核心、內存及內存控制器間的數據周轉時間,有效提升處理效能并大幅降低芯片組整體功耗,有助于縮小了核心組件的尺寸,為筆記本、一體機等產品的設計提供了更強的性能、更豐富的多媒體能力以及更寬廣的設計空間。
什么是核心顯卡
核芯顯卡還擁有獨立的能源管控單元,因此和處理核心一樣支持睿頻加速技術,可以獨立加速或降頻,并共享三級高速緩存,這不僅大大縮短了圖形處理的響應時間、大幅度提升渲染性能,而且完全的32+32的設計模式帶給我們更低的功耗。而且這樣下來以前存有的成本高、通信延遲高等弊端均得以解決。需要注意的是,核芯顯卡和傳統意義上的集成顯卡并不相同。目前筆記本平臺采用的圖形解決方案主要有“獨立”和“集成”兩種,前者擁有單獨的圖形核心和獨立的顯存,能夠滿足復雜龐大的圖形處理需求,并提供高效的視頻編碼應用;集成顯卡則將圖形核心以單獨芯片的方式集成在主板上,并且動態共享部分系統內存作為顯存使用,因此能夠提供簡單的圖形處理能力,以及較為流暢的編碼應用。相對于前兩者,核芯顯卡則將圖形核心整合在處理器當中,進一步加強了圖形處理的效率,并把集成顯卡中的“處理器+南橋+北橋(圖形核心+內存控制+顯示輸出)”三芯片解決方案精簡為“處理器(處理核心+圖形核心+內存控制)+主板芯片(顯示輸出)”的雙芯片模式,有效降低了核心組件的整體功耗,更利于延長筆記本的續航時間。
核心顯卡的發展概況
核芯顯卡伴隨著Intel新一代SandyBridge處理器來到我們身邊,發揮著日趨強大的圖形處理作用。目前我們正在使用的智能處理器中,圖形核心采用了45nm制程工藝,處理核心則采用了32nm制程工藝,因此兩者僅是安置在同一基板上,并非真正意義上封裝在同一核心內。它可以完成高清視頻的流暢解碼播放,豐富了多媒體應用,因此被稱為高清顯卡。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在Intel下一代智能處理器SandyBridge中,圖形核心將采用先進的32nm制程工藝,真正與處理核心整合為一體,這就是核芯顯卡。它可提供高效的圖形處理性能,并支持顯卡切換、DX10、SM4.0、OpenGL2.0、以及全高清Full HD MPEG2/H.264/VC-1格式解碼等一系列優勢技術。
此外,Intel智能處理器獨有的Turbo Boost智能加速技術未來也將作用于核芯顯卡上,它不僅會改善處理器的運算性能,也會提供對內置圖形核心的動態超頻能力,因此新一代核芯顯卡的性能將會大幅提升,甚至可以滿足主流游戲的應用需求。
就目前而言不管是Intel的核心顯卡平臺還是AMD APU核心平臺由于受技術與CPU體積影響,目前的最高的核心顯卡性能也不過臺式電腦入門獨立顯卡的性能,不過這已經算很不錯了,隨著未來技術的發展,相信未來核心顯卡性能還會有不少提升,到那時真正的整合時代就來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