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洛菲DOT藍牙機械鍵盤的性能,看看適不適合入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來看看。
一、初見
開箱延時這次就不做了,初上手感覺這把鍵盤做工精美,選材靠譜,比我想象中的重多了,便攜這2個字看來注定與它無緣了。
DOT系列全系使用G青,沿襲了青軸爽脆的二段感和“悅耳”的聲音。我的 GH60 RGB 配的是 Cherry 原廠青軸,綜合對比下來,手感上差異不大,DOT 的聲音略脆一些,當然有可能是因為初用的緣故。從數據上來說G青的彈簧應該是比 Cherry 更重的,因此回彈較快,但短時間使用感覺不太出來。
二、聲音對比:
三、深入
上手使用個把小時,簡單說一下這把鍵盤吸引我的地方:
1、同時連接3個設備,隨心切換。上文也說了,就是沖著這個需求入手的。多設備切換實際上不是什么新鮮技術,在強調便攜度的薄型鍵盤上也見了不少,例如羅技的K380,但是作為機械鍵盤,應該來說是頭一個了(未確認),本身藍牙機械除了 Anne 的 RGB,物美價廉的產品就不多見,多增加一個功能何樂而不為。實際使用藍牙配對、切換都非常迅速,滿意。
2、Mac 鍵盤配列,功能鍵齊全。IKBC 今年新出的 G 系列也號稱雙系統兼容,并且大打 Mac 牌,然而我一看到系統鍵上的正刻 Windows 旗標就渾身難受。面向 PC 適配 MAC 和面向 MAC 適配 PC 畢竟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向。在這點上,此鍵盤便深得我心。怎么說對客制化玩家,就當攢了一套透光鍵帽也不錯,畢竟一顆 Command 正刻的透光鍵帽還是不易覓得的。
3、小細節很抓心。例如大部分按鍵都是凹面的,但是ESC和空格鍵是凸面的;大寫提示燈不是安置在按鍵下方,而是另外開了個孔,避免了燈光打開時燈效的不一致,對強迫癥患者十分友好。
4、當然,該表揚的地方宣傳完了,該批評的也要有。
整個鍵盤最大的缺點有二,一就是配列奇葩,難以適應。可以理解廠家想在60鍵的空間上做78鍵的事,于是不得不想出這么一個按鍵布局。習慣了傳統鍵盤的孩紙,在剛開始使用的一周一定會抓狂,但是話說回來,這配列再怎么奇葩也比不上 Planck,見過大風大浪的極客們應該最終還是能夠習慣的。打算一開箱就當做日常使用鍵盤的,請慎重,先別把你的舊鍵盤丟了。
5、第二點就是鍵帽配色。我的這款是黑色鍵帽,現在新推出的粉色鍵帽這個問題就不怎么突出了。鍵帽是透光鍵帽,但是字透區實在太暗和底色融為一體,完全關閉背光基本上看不到按鍵,硬生生變成了一把無刻,在還未適應鍵位的初期簡直要逼瘋人!長時間打開背光又減少了續航時間,加上本身使用的環境光線充足,開燈實在晃眼。真的不理解廠家為什么要這么做。這鍵怎么看?!
6、對比自己的GH60,鍵帽白底字透區黑色,并不難看。可以想象DOT的黑底鍵帽哪怕白色再重一些,黑白搭配一樣不丑,雖然這可能會犧牲一定的透光性。
總結:
如果你有多設備共用鍵盤需求,并且你的主設備是果家的,想入手一把機械,這個價位上,還是相當推薦這把鍵盤的,特別是對系統鍵有強迫癥的朋友。當然,你需要付出一定的適應代價。對機械不是那么有執念的話,可能羅技K380更適合你。如果你的主設備是PC,想買一把機械體驗,那沒什么好說的,不要浪費錢。如果你就是個不會DIY的顏狗,那想買就買吧,說不定還能給你帶來更多驚喜。如果你是DIYer,攢鍵帽可以理解,其他的,好好的組個 RGB 不比這個美多了嗎,你是不是瘋?
LOFREE DOT這款鍵盤實話說推出有些時日了,如果喜歡可以認真考慮一下入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