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記本電腦發展過程中,加入新元素、淘汰老元素是不變的規律。過去的五年里,筆記本電腦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形態變革。隨著硬件功耗降低、性能提升、芯片體積越來越小,從2012年開始,英特爾倡導的2合1電腦在經過五年發展之后,使得筆記本電腦形態發生極大的改變。翻轉屏、旋轉屏、可插拔、極致輕薄、超窄邊框等等形態上的轉變,使得如今的筆記本電腦與五年以前的產品大相徑庭。
而除了形態、性能、功能改變之外,筆記本相應硬件的改變也時有發生。從攝像頭、麥克風的加入,到電池外置向內置的轉變,再到一些物理按鍵的逐步消失,筆記本電腦在最近十年左右的時間逐漸走向簡化,同時也更加貼合于用戶的使用體驗。
如果對筆記本產品有較為廣泛了解的話就會發現,時下,與筆記本電腦最密切相關的一處硬件正在發生改變,它就是鍵盤。
此前,筆記本電腦鍵盤有過幾次小小的改變,比如Acer Iconia雙屏筆記本用觸控鍵盤取代了物理鍵盤;再比如蘋果MacBook的蝴蝶鍵盤等等。不過體驗過這些鍵盤的朋友大都對其手感沒有留下好印象。
蘋果MacBook的蝴蝶鍵盤也是機械鍵盤的一種,不過手感確實不咋地
其實筆記本鍵盤無論怎么改變,最為主要的方向應該是手感的提升。觸控鍵盤雖能能夠通過震動模擬彈力反饋,但實際手感并不舒適。而蝴蝶鍵盤超短的鍵程以及詭異的手感,使得舒適性無法保證,自然而然就無法受到用戶的認可。
因此,時下筆記本鍵盤的改變,正是傳統薄膜鍵盤向機械鍵盤的改變,同時實質上也是手感的改變。相對于薄膜鍵盤來說,機械鍵盤手感更加出色,不同軸體帶來的敲擊體驗也有很大差異。再加上時下各類用戶對機械鍵盤的青睞,未來筆記本電腦鍵盤全面進化機械鍵盤也并不讓人意外。
那么與傳統鍵盤相比,機械鍵盤到底強在哪呢?
機械鍵盤三大優勢是什么
機械鍵盤并非什么新鮮事物,早期的鍵盤大多數都是機械鍵盤。但是機械鍵盤由于機械結構的關系,整體較重,也厚,所以薄膜鍵盤的出現主要是使得鍵盤變得更加輕便。而有了這樣的特性,自然也成為筆記本電腦鍵盤的首選。
不過最近幾年隨著游戲本熱潮到來,個性化、游戲元素等理念逐漸深入到筆記本中來。過去幾年除了在燈光效果、外觀個性化設計、屏幕視覺體驗、音頻輸出等方面實現諸多創新之外,筆記本電腦鍵盤確實尚是一塊創新空白,所以由薄膜鍵盤升級機械鍵盤,或許就是下一個革新風口。
目前,包括機械革命、聯想、微星、雷蛇等廠商都已經推出了機械鍵盤游戲本產品,所使用的軸體和相應的手感也大不相同。比如機械革命X7Ti-S、聯想Y910都使用了段落感清晰的青軸觸感機械鍵盤,敲擊時會發出清脆的響聲。而青軸也是時下頗受游戲玩家喜愛的機械鍵盤軸體。
機械革命X7Ti-S搭載的青軸手感機械鍵盤
此外,我想不少人對之前微星推出的GT80 Titan印象深刻,它使用了與外置機械鍵盤相同的機械鍵盤設計,致使整個機身非常厚重,Cherry茶軸使其具備不錯的使用手感。
因此,機械鍵盤與傳統薄膜鍵盤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整體的手感。前者段落感清晰、敲擊時會發出明顯的聲音,能夠讓用戶體驗到敲擊鍵盤的樂趣,這就像我們所說的駕駛樂趣一樣。而后者手感相對于前者來說沒有那么鮮明的特性,不會發出明顯的聲音,敲擊感覺也不那么干脆利落,在敲擊樂趣上遠遠比不上機械鍵盤。
筆記本機械鍵盤的軸體進行了體積上的縮減
除了手感之外,機械鍵盤與薄膜鍵盤的結構也不盡相同。機械鍵盤結構較為復雜,薄膜鍵盤則相對簡單一些。
此外,機械鍵盤壽命更長,像Cheryy各類軸體平均的使用壽命超過2000萬次,且得益于機械結構的關系,長時間使用手感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差異。
而薄膜鍵盤相對來說壽命就要少很多,而且使用時間較長的話,薄膜氧化、腐蝕之后會對手感造成很大的影響,這也是為什么薄膜鍵盤越用越粘滯,而機械鍵盤手感往往始終如一的根本原因。
結語
如今,隨著技術、工藝的進步,原本需要占用極大空間才能承載的機械結構也能夠被放到纖薄的筆記本鍵盤當中,從而使筆記本電腦鍵盤也有了機械鍵盤的手感,對于游戲玩家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或許再過一兩年,機械鍵盤將成為游戲本、甚至是輕薄型筆記本的標配設備,從而讓文字輸入、游戲操控具備更大的樂趣,我想這是機械鍵盤之于筆記本電腦的意義所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