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最近接到很多來訪電話也收到了很多的后臺留言,都在咨詢開學是否需要帶電腦?什么樣的電腦比較好?等等的問題。
確實,電腦已經成為現在學習的必需品和常用工具,但是我們依然看到很多同學的電腦在作圖、編程甚至是日常使用,都莫名的“卡”掉了,需要找一款適合自己的電腦。
帶著大家的疑問,今天就讓北林計協的大神們為大家介紹一些挑選電腦的方法吧~
一、首先要知道自已用電腦做什么
買電腦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使用環境。是寫作,工作,視頻后期還是游戲?明確了自己的使用環境后,才能找到屬于你的電腦。
對于偏好不同的同學來說,所應該選擇的的電腦類型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說,并沒有萬能的型號。
二、考慮自己的專業需求
不少專業需要使用特定的電腦軟件。如果要將筆記本電腦作為主要生產力工具,就要注意了:比較依賴配置的電腦軟件一般存在于工科專業需要使用的工程制圖軟件,以及藝術類專業所需的各種設計類軟件之中,這些專業的學生就要選擇配置高一點的電腦了。(而編程一點也不吃配置,現在市面上隨便一臺電腦都可以。)
這些專業軟件的共性是需要龐大的運算量,CPU性能一定不能太低。
學藝術需要3D建模和渲染的同學,自然需要高顯卡。但是,顯卡分為游戲顯卡,比如英偉達的GeForce和AMD的Radeon,以及作圖顯卡,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偉達的Quadro和AMD的FirePro。前者是游戲專用,注重將已經渲染好的模型輸出高幀數。而在3DMAX之類的建模軟件中,最吃配置的其實就是渲染環節,這部分主要靠CPU,游戲顯卡在這方面幾乎沒有加成。而作圖卡畢竟是為作圖而生,會對渲染速度有明顯加成,同時對大規模的光源和多邊形有著硬件加速作用。
可以看出,這里需要的顯卡是專業作圖卡。這里就要注意了,配備作圖卡的筆記本電腦被稱作為“移動工作站”,在一萬元以下基本找不到,土豪才能考慮。而且需要斟酌的是,以本科階段的水平真的需要使用這么高端的機器嗎?而普通筆記本電腦所配的獨立顯卡無一例外為游戲顯卡。所以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專業有需求的童鞋們請盡量選擇CPU較強的機型。
還有,請這部分同學(需要在Windows下運行大型專業軟件)放棄蘋果Mac系列的筆記本電腦,除非你能有精力折騰,花時間去找MAC下同樣功能的軟件,或是運行虛擬機再運行Windows軟件的低效率,以及蘋果筆記本運行Windows的高發熱與低性能(在MAC電腦上運行WINDOWS,就像摩托車換上了自行車轱轆~)。
三、電腦配置單詳解&屏幕
市面上的筆記本一般不會直接寫分辨率,而是用“高清(HD)”、“全高清(FHD)”等的詞匯,HD代表High Definition,中文意思就是高清。而這些字面上相差一個字或者字母的詞匯,所表達的含義差距相當大。有一些還會用720p,768p,1080p,2k,4k等。
高清(HD)從字面上來看讓人感覺屏幕會很清晰,實際上并不是的,高清/HD/768p/720p的屏幕其實是筆記本電腦配置最低的分辨率,即1366×768或1280×720。全高清(FHD)英文有時也寫Full HD,是1920×1080的分辨率,也叫1080p屏幕。2k是2048×1152的分辨率,4k是3840×1152的分辨率。
那我們如何挑選適合自己使用的分辨率呢,如果不玩游戲的話,當然是越高越好。更高的分辨率會帶來更細膩的畫面,更豐富的顯示內容。
四、電腦配置單詳解&內存
內存當然是越大越好,不過一般內存可以自行添加,如果不同內存的同款機型的差價過大就要慎重考慮了。單通道內存是指插了一條內存條,雙通道就是插了兩條。同樣大小的內存之間,雙通道的速度高于單通道。
有些電腦的內存為板載內存,就是焊在主板上的,這部分電腦需要問一下是否還有內存插口。8G內存大多數情況下都夠用了。
五、電腦配置單詳解&硬盤
硬盤分為機械硬盤(HDD)和固態硬盤(SSD)以及混合硬盤(SSHD)。機械硬盤的容量大,一般至少500GB,越大越好。
還有一個影響硬盤因素的是轉速,7200rpm的硬盤要比5400rpm的硬盤讀取寫入速度快。然而機械硬盤速度再快,面對固態硬盤也是浮云。固態硬盤的讀取寫入速度是機械硬盤的數倍,最明顯的感受除了復制文件速度倍增外,開機速度和游戲讀取速度也會有質的飛躍。
固態硬盤也有缺點,一是價格昂貴,所以一般配備固態硬盤的筆記本容量偏小。二是有使用壽命限制,不過可能直到把電腦用到報廢,它的壽命還沒走到頭。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