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Delphi圖形的繪制可以在glBegin()、glEnd()之間完成,繪制的框架代碼可以使用Delphi下OpenGL2d繪圖的初始化代碼,具體內(nèi)容可參考本站//www.companysz.com/article/52141.htm。修改的部份為 Draw 函數(shù)的內(nèi)容。
二、畫點
使用glPointSize 函數(shù)指定柵格化點的直徑。默認(rèn)為1.0,只在GL_POINTS下起作用,關(guān)于消鋸齒等功能以后再研究。使用glBegin(GL_POINTS)告訴OpenGL畫點,參數(shù)GL_POINTS表示點,還有其他參數(shù),如畫線GL_LINES等,具體可以參考OpenGL單元的源碼。glBegin()與glEnd()函數(shù)說明如下:
函數(shù)原型:
void glBegin(GLenum mode)
void glEnd(void)
參數(shù)說明:
mode:創(chuàng)建圖元的類型。可以是以下數(shù)值
GL_POINTS:把每一個頂點作為一個點進(jìn)行處理,頂點n即定義了點n,共繪制N個點
GL_LINES:把每一個頂點作為一個獨立的線段,頂點2n-1和2n之間共定義了n條線段,總共繪制N/2條線段
GL_LINE_STRIP:繪制從第一個頂點到最后一個頂點依次相連的一組線段,第n和n+1個頂點定義了線段n,總共繪制n-1條線段
GL_LINE_LOOP:繪制從第一個頂點到最后一個頂點依次相連的一組線段,然后最后一個頂點和第一個頂點相連,第n和n+1個頂點定義了線段n,總共繪制n條線段
GL_TRIANGLES:把每個頂點作為一個獨立的三角形,頂點3n-2、3n-1和3n定義了第n個三角形,總共繪制N/3個三角形
GL_TRIANGLE_STRIP:繪制一組相連的三角形,對于奇數(shù)n,頂點n、n+1和n+2定義了第n個三角形;對于偶數(shù)n,頂點n+1、n和n+2定義了第n個三角形,總共繪制N-2個三角形
GL_TRIANGLE_FAN:繪制一組相連的三角形,三角形是由第一個頂點及其后給定的頂點確定,頂點1、n+1和n+2定義了第n個三角形,總共繪制N-2個三角形
GL_QUADS:繪制由四個頂點組成的一組單獨的四邊形。頂點4n-3、4n-2、4n-1和4n定義了第n個四邊形。總共繪制N/4個四邊形
GL_QUAD_STRIP:繪制一組相連的四邊形。每個四邊形是由一對頂點及其后給定的一對頂點共同確定的。頂點2n-1、2n、2n+2和2n+1定義了第n個四邊形,總共繪制N/2-1個四邊形
GL_POLYGON:繪制一個凸多邊形。頂點1到n定義了這個多邊形。
函數(shù)說明:
glBegin和glEnd函數(shù)限定了一組或多組圖元的定點定義。
實現(xiàn)畫點的源碼如下:
procedure TForm1.Draw;begin // 清空緩沖區(qū)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or GL_DEPTH_BUFFER_BIT); // 設(shè)置點大小,不能再glBegin和glEnd之間 glPointSize(10); glBegin(GL_POINTS); // 畫點 // 設(shè)置點的顏色 glColor3f(1, 0, 0); // 繪制點 glVertex2f(50, 50); glColor3f(0, 1, 0); glVertex2f(100, 50); glColor3f(0, 0, 1); glVertex2f(150, 50); glEnd; SwapBuffers(FDC); //交換雙緩沖區(qū)內(nèi)容,這將把剛繪制的圖形翻印到屏幕上。end;
glColor3f()用于繪制點的顏色,glVertex2f繪制點的位置。
完整代碼點此下載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