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Swift 中有一類很有意思的寫法,可以讓我們不直接使用實例來調用這個實例上的方法,而是通過類型取出這個類型的某個實例方法的簽名,然后再通過傳遞實例來拿到實際需要調用的方法。比如我們有這樣的定義:
class MyClass {
func method(number: Int) -> Int {
return number + 1
}
}
想要調用 method 方法的話,最普通的使用方式是生成MyClass的實例,然后用.method來調用它:
let object = MyClass()
let result = object.method(1)
// result = 2
這就限定了我們只能夠在編譯的時候就決定object實例和對應的方法調用。其實我們還可以使用剛才說到的方法,將上面的例子改寫為:
let f = MyClass.method
let object = MyClass()
let result = f(object)(1)
這種語法看起來會比較奇怪,但是實際上并不復雜。Swift中可以直接用 Type.instanceMethod的語法來生成一個可以柯里化的方法。如果我們觀察 f 的類型 (Alt + 單擊),可以知道它是:
f: MyClass -> (Int) -> Int
其實對于 Type.instanceMethod 這樣的取值語句,實際上剛才
let f = MyClass.method
做的事情是類似于下面這樣的字面量轉換:
let f = { (obj: MyClass) in obj.method }
這下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上面的調用方法可以成立了。
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實例方法,對于屬性的 getter或者setter 是不能用類似的寫法的。另外,如果我們遇到有類型方法的名字沖突時:
class MyClass {
func method(number: Int) -> Int {
return number + 1
}
class func method(number: Int) -> Int {
return number
}
}
如果不加改動,MyClass.method 將取到的是類型方法,如果我們想要取實例方法的話,可以顯式地加上類型聲明加以區別。這種方式不僅在這里有效,在其他大多數名字有歧義的情況下,都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let f1 = MyClass.method
// class func method 的版本
let f2: Int -> Int = MyClass.method
// 和 f1 相同
let f3: MyClass -> Int -> Int = MyClass.method
// func method 的柯里化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