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知道,MongoDB的Oplog (operations log)記錄了用戶的最近一段時間的操作(時間長短主要受設置的oplogSize和程序的寫入更新量的影響)。那么,如果其他部門(例如BI團隊)需要抽取數據,從 local.oplog.rs中讀取解析一個不錯的選擇。
oplog位于local數據下面,為了將權限最小化,大家需要創建此庫的權限(還可以將權限細化到集合,再次不討論)。
習慣性的,在local數據庫下面創建,但是報錯了。
執行腳本
db.createUser({user: "testuser_local",pwd: "testuser_local",roles: [ { role: "read", db: "local" } ]})
報錯信息
2018-XX-XXT14:48:30.437+0800 E QUERY [thread1] Error: couldn't add user: Cannot create users in the local database :
_getErrorWithCode@src/mongo/shell/utils.js:25:13
DB.prototype.createUser@src/mongo/shell/db.js:1290:15
@(shell):1:1
查看mongoDB的官網介紹,發現確實不可以在local數據庫下面創建賬號
解決方案
其解決方案是,我們轉到admin數據庫下面,創建賬號。
此時可以創建成功。
注意:(1)在程序端配置連接字符串時,相應的需要添加登入驗證數據庫參數 --authenticationDatabase admin
(2)通過NoSQLBooster登入時,Auth DB 選擇執行創建命令的數據庫名字(本實例為admin)
Default Database 的編輯項,選擇oplog所在的local數據庫
登入成功
(但是在測試過程中,發現此工具在這個小權限下,登入可以成功,但是有時候執行命令時報錯,而通過 MongoDB shell 執行不報錯。還需探究根本原因)
(3) 建議數據的拉取,在輔助節點上拉取,減少主庫的壓力。
總結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如果有疑問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謝謝大家對VEVB武林網的支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