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移動支付,大家出門就只帶手機了,坐車、購物、吃飯都能解決,就連路邊的攤販都可以手機買單。但最近,用微信、支付寶等掃碼付款將正式迎來額度限制。
2017年底,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的通知》,配套印發《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范(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范(試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新規對各類條碼(二維碼)支付的風險進行了A、B、C、D四類分級,并指明了交易限額,分別對應自主約定、最多5000元、最多1000元、最多500元。
使用靜態條碼的就屬于D級,同一客戶單個銀行賬戶或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
很多人誤以為新規要求所有掃碼支付都限制每天最多500元,抱怨完全不夠用,但這里針對的僅僅是靜態條碼,也就是日常街頭小攤、小店的各種掃碼支付。這類收款二維碼基本都是個體商家自行打印出來的,屬于靜態條碼。
同時,絕大多數人在這種場合的消費額度,一天很難超過500元,因此影響不會很大,真的超過500元也可以通過轉賬或者商家掃描用戶手機付款碼的方式解決。
而對于大型商家、超市等使用掃碼槍方式,掃描用戶付款碼結算的,不受新規約束。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