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買到一個好的U盤,首先,你要對U盤本身有一定的了解
U盤的結構很簡單,通常使用塑料或金屬外殼,內部含有一張小的印刷電路板,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這塊印制電路板(他可是U盤的靈魂所在)。
在這個電路板包含以下內容——
1.USB主控芯片
它負責和計算機通訊,提供USB設備控制器,控制對閃存數據寫入和讀出。此控制器含有一個RISC的微處理器及一些ROM(Read-Only Memory)與RAM(Random Access Memory)。
2.USB接口
大多數的U盤都配備了標準的USB Type-A接頭,但目前也有部分U盤還配備了USB Type-C接頭或micro USB接頭。
3.FLASH芯片(閃存芯片)
用于存儲數據。通常U盤的固件和文件系統信息也位于閃存內。U盤出廠前,廠家批量對U盤寫入固件(In System Programing)和初始化,此過程稱為開卡或量產。
4.外圍元件
貼片電容,貼片電阻,LED等,用來協助主控和閃存工作。
好了,U盤的結構就這么簡單……
實際上,所有復雜的東西都隱藏在那兩個黑黑的芯片里,這些芯片開發難度之高,以至于在相當長的時間中,其生產基本上掌握在美日韓的高科技企業手中。
不過好消息是,我國的長江存儲已于今年實現了32層3DNAND閃存的試產,這意味著帶著中國芯的U盤很快就可以和大家見面啦!
言歸正傳,U盤的結構意味著——主控和閃存的好壞決定了U盤的好壞。
那么,我們該如何挑選好U盤呢?
一、千萬千萬不要貪便宜
便宜沒好貨這句話在電子產品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在消費電子領域,元器件采購的價格都是官方價,基本不存在差價,廠家如果要降低價格,怎么辦——非常簡單,用更差的元器件,這也就是低價U盤質量差的原因,甚至還有些無良商家會使用擴容U盤來欺騙消費者。
舉個例子,小E買了一個超級便宜的U盤(9.9包郵32GB)來做測試,結果寫入的測試文件在復制進U盤后根本無法讀取,而且三次格式化之后U盤就報廢了,拆解后發現閃存芯片的真實容量是1GB,主控也在官網上找不到信息。
所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千萬不要貪便宜!
千萬不要貪便宜!
千萬不要貪便宜!
二、買U盤一定要選擇正規大型生產商的產品
首先,大型生產商為了維護聲譽,不可能出售劣質產品給消費者,質量可以保證,而且售后也相對完善。其次,大型生產商的生產線和供應商較為規范,產品質量穩定,出故障的幾率也更低。最后,芯片廠家會把優質產品優先供應大型生產商,所以即使是同一種芯片,大型生產商手里的貨也會比二三流生產商的貨更好。
在這里列舉幾個目前公認的大型生產商:閃迪,三星,東芝,金士頓,威剛,臺電等
必恩威(PNY)和惠普(HP)因為仿品較多且非常難辨別因此不推薦購買。
三、買U盤時要選擇正規銷售渠道
在官方渠道購買時,一般線上價格會比線下價格低,但考慮到線下的銷售,官方會進行控價,因此價格會有些許偏高,這也為一些第三方商家提供了銷售空間。價格上,一般以15%為判斷依據,第三方的銷售價如果低于官方價15%則不建議購買,并且應選擇天貓,京東等管理相對嚴格且售后完善的購物平臺。另外,淘寶上的許多商家會給出比官方低許多的價格,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價格相差過大,則產品真偽將難以確定。
四、提防擴容盤
部分無良商家通過技術手段修改U盤的硬件信息,制造虛假大容量U盤。這種U盤有個顯著特點,就是當你在其中存入大量數據時,會出現部分數據丟失,且無法通過任何手段找回。當然現在許多安全軟件已經推出了相應的檢測工具,可以用來鑒別擴容U盤。
五、參數的選擇
1. USB 3.1?3.0?2.0?傻傻分不清楚。。。
理論上的傳輸速度USB3.1>USB3.0>USB2.0,其中USB2.0因為速度過慢,已經被淘汰了,不建議購買。但是由于閃存芯片的限制,目前的U盤最高速度基本都小于200MB/s,因此一般使用USB3.0已經完全足夠了,當然如果追求高(不)性(差)能(錢),還是選擇USB3.1的產品。
2. 容量選擇以夠用為依據,一般情況32GB和64GB完全足夠了。
3. 在讀寫速度上,一般選擇標稱100MB/s-150MB/s的產品已經足夠了,但是要特別留意,這里的速度都是最大讀取速度,不是寫入速度,存儲器的原理決定了U盤的寫入速度會大幅慢于讀取速度,一個標稱讀取100MB/s的U盤,它寫入速度常常只有20-50MB/s。
4. 如果有特殊需求,也可以選購帶OTG功能,手機連接功能或者WIFI功能的U盤。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