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圈里,提到OLED,相信童鞋們就都會想到三星特色的AMOLED。AMOLED憑借高色域,黑背景不耗電等優勢,一直是高端手機的專利。特別是柔性AMOLED的出現,讓雙曲面手機的身價進一步拔高,怎奈三星AMOLED產能始終有限,哪怕手機廠商想用,都會面臨可能買不到的尷尬。
好消息是,以AMOLED為代表的OLED現在有對手了,而是還是來自國內的京東方,并將于不久的將來與以QLED為名和OLED展開對決。
再回顧一下AMOLED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發光-二極管),它采用自發光材料,不需用到背光板,具備視角廣、畫質均勻、反應速度快、較易彩色化,用簡單驅動電路即可達到發光等有點,還可制作成柔性曲面面板,所以深受高端手機的青睞。
AMOLED則屬于OLED的分支,全稱為Active Matrix OLED,也就是主動驅動式OLED。與此相對的是PMOLED,只是PMOLED不適合應用在大尺寸與高分辨率面板上,所以并不適合移動設備所用。因此,現在市面上采用OLED屏幕的手機,我們都能將其理解為AMOLED。
QLED又是什么鬼?
QLED全稱為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量子-點-發光-發光-二極管s),表面上看它與OLED的差異只是幾個單詞,但二者在本質上卻已出現了差異。
簡單來說,OLED是基于有機物電致發光,而QLED是基于無機物電致發光。由于無機物的受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等指標普遍要高于有機物,所以理論上QLED的光源穩定性和壽命等關鍵指標要強于OLED。
在生產工藝上,OLED目前多采用蒸鍍工藝生產,即把發光材料高溫處理成小分子結構,再使其在指定位置重新凝結的工藝。此方法對環境要求極高,且工序復雜,設備精密,最重要的是很難滿足大尺寸屏幕的生產需要。
而QLED發光中心為半導體納米晶體,可溶于多種溶液,具備通過溶液制備的可能,一方面會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突破在屏幕尺寸上的限制。
國產QLED已在路上
我們可以將QLED理解為下一代的OLED技術,前不久京東方就已發布5英寸QLED顯示面板(AMQLED),專為智能手機量身定制。
需要注意的是,三星等面板廠商也有自己的QLED技術哦,而且三星QLED電視都已經上市了。只能說,國產QLED的起步要比OLED早,畢竟起跑線和國外差距變小了,而我們也希望國產QLED能早日量產,并以更低的價格進駐低于1500元的手機領域吧。
xLED中的x還有誰
細心的童鞋可能發現了,無論是OLED還是QLED,都有個LED作為后綴。那它們是啥關系,還有啥xLED的面板?
首先咱們得先認識一下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這個裝置里面包含正負極,在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通過二極管中的發光材質時,電流激發它釋放光能,我們就看到它——亮了。
除了OLED和QLED以外,市面上還出現過ULED(Ultra-LED,海信電視上搭載的一種顯示技術)、GLED(Geek’s LED,創維主打的一種概念)、SLED(SCG-LED,康佳電視的概念)。
但是,ULED、GLED和SLED在本質上卻是一個東西,它都來自LG Display,只是在背光上下了一番功夫而已,并被不同的電視機廠商作為概念炒作,實際顯示效果只是優于普通的LED而已,和OLED、QLED沒法比。要知道,后兩者可是不需要背光模組的,它們自身就能發光!
相關閱讀: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