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各大手機CPU廠商也從春秋戰國逐漸到了現在四國鼎立的時代(高通,MTK,三星,蘋果A系列)。當然最大的CPU廠商還是Intel,只不過intel的主力是在x86架構的處理器,主打PC與服務器產品。而我們今天的主角還是ARM架構的移動端處理器(手機CPU)。
很多童鞋買手機都是沖著“性能”而來,而現階段影響手機性能的核心硬件就是處理器。所以,只要咱們可以把脈常見處理器的性能高低,就能讓選機之旅一路坦蕩。啥?現在手機處理器太多太亂,看得頭都疼了?
沒關系,小編今天就幫大家梳理出了時下和未來熱門手機處理器的強弱高低,大家完全可以參照這些信息選擇相關的產品。
★★如何看懂性能?★★
影響手機處理器性能發揮的關鍵參數有4項,分別為制程工藝、核心架構、CPU主頻和GPU型號。其中,它們對性能的影響方式如下:
制程工藝:
工藝越先進,就能讓CPU主頻運行在更高的頻率上,也能塞進更強的GPU,獲得更強性能和更低發熱/功耗的增益效果。在同檔次處理器中,工藝越先進的型號越值得選擇。
核心架構:
架構越先進,同頻率時性能越高。目前主流架構的性能排行是ARM Cortex-A73>A72>A53>A35。高通和三星為了獲得更強性能,在頂級處理器中引入了自主研發架構,比如高通Keyo和三星貓鼬,它們的性能要比同期的ARM Cortex原生架構要略強一些。
CPU主頻:
在工藝和核心架構一定時,CPU主頻越高性能越強。如果是大核+小核的處理器,大核性能越高越值得買,而小核頻率越低,意味著待機時更省電。
GPU型號:
對喜歡玩游戲的童鞋而言,GPU性能遠比CPU性能更重要。所以,在同檔次的處理器中,GPU強弱的優先級應該排在CPU的優先級之上。
除了上面這些核心要素外,類似處理器所支持的內存規格(比如是否支持LPDDR4X)、存儲規格(是否支持UFS)、基帶芯片的等級(是否支持更高速的網絡),這些也都是不可忽略的參數。只是,就性能一項而言,這些參數的重要性就沒有上面介紹的4項突出了,所以咱們今天就選擇性的忽略啦。
OK,接下來就是純干貨,看看時下手機處理器的實際排行吧。
★★第一梯隊★★
首先是時下位列第一梯隊的移動處理器,它們包括驍龍820/821、麒麟960和三星Exynos 8890。其中,驍龍820/821被三星、小米、一加、錘子、聯想ZUK等無數品牌所采納,普及度最高。麒麟960暫時是華為Mate 9/P10獨享,而Exynos 8890則僅被三星海外版S7系列和魅族Pro6 Plus所武裝。
就這三款處理器而言,麒麟960的CPU性能最強但GPU性能相對最遜色,而高通821和Exynos 8890的GPU性能更強。
就性價比而言,搭載驍龍821的手機幾近無敵,2000元上下的驍龍821手機一抓一大把。麒麟960是3299元起,Exynos 8890是2999元起,而且沒有選擇余地。所以如果你重視性能價格比,驍龍821應該是目前最值得選擇的第一梯隊手機處理器。
★★第一梯隊后補★★
未來幾個月中,上面的這些第一梯隊處理器就將全面落伍,一眾采用最新10nm工藝的處理器將來接班,它們分別是驍龍835、麒麟970、聯發科Helio X30和Exynos 8895。
由于這四顆處理器還未正式露面,所以我們只能從已知參數中做個簡單的預測。得益于10nm工藝,讓這些未來的頂級處理器都能穩定運行在更高頻率上。就CPU性能而言而,十核心的Helio X35應該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就GPU而言,驍龍835的Adreno 540更值得期待。
雖然麒麟970和Exynos 8895的GPU都是Mail-G71系列,但有消息稱Exynos 8895會采用20個計算核芯的Mail-G71MP20,而麒麟970的GPU可能還維持在Mail-G71MP8上,所以Exynos 8895的游戲性能更值得期待。
至于Helio X30,現在只知道它會采用和iPhone手機一脈相傳的PowerVR 7XTP系列GPU,但具體型號和頻率未知,理論上應該會和麒麟970在同一個檔次上,遜色于驍龍835。
★★第二梯隊★★
第二梯隊處理器都是我們熟悉的老將了,它們分別是聯發科Helio X20/X25、麒麟950/955、和驍龍650/652。
這三顆處理器中,麒麟950/955的表現最好,因為它的工藝相對先進,所以能耗比優秀。Helio X20的表現次之,而驍龍650/652的理論性能其實也不賴,但它們全速工作時發熱量較高,如果手機處理不好就會出現降頻的現象。曾有媒體做過測試,拿驍龍652和驍龍625的手機同時玩《王者榮耀》,反而是驍龍625更流暢,這就是驍龍652玩游戲降頻帶來的最直接后果。
★★第二梯隊后補★★
和第一梯隊后補一樣,第二梯隊的后補也已經在路上了,它們分比為驍龍660、聯發科Helio P35和麒麟660。
由于這三顆處理器也沒有正式發布,所以我們也只能從已知參數管中窺豹了。據悉Helio P35會采用和X30系列相似的十核架構和10nm工藝,所以這顆處理器應該最值得我們期待。而麒麟660的優勢在于采用了最新A73核心架構和Mali-G71MP4 GPU,其綜合實力也不可小覷。至于驍龍660,如果它真的能選擇高通自主的Kyro架構,競爭力才能得以最佳呈現。
★★第三梯隊★★
第三梯隊處理器就是時下1500元以內手機最喜歡搭檔。包括驍龍625/626、聯發科Helio P20、麒麟650/655和三星Exynos 7880。
這四顆處理器中,驍龍625/626的口碑最好,Helio P20的性能略強于驍龍626,它的優勢還在于支持最新的LPDDR4X內存。麒麟650/655依舊是華為手機的獨享,Exynos 7880也只被三星A5 2017裝備。在Helio P20被更多品牌武裝,并把價格打入1000元以內價位之前,驍龍625/626還是接近無敵的存在。
★★第三梯隊后補★★
由于聯發科Helio P35和麒麟660的規格較強,所以它們直接就可進階第二梯隊的候選名單,所以第三梯隊的候選就只剩下驍龍630/635了,它們的目標就是搶走Helio P20的生意。
★★第四梯隊★★
顧名思義,第四梯隊處理器就是墊底的存在。現在我們還能買到的低端處理器包括驍龍617、驍龍430/435、聯發科Helio P10和MT6753。
這幾顆處理器的綜合表現算是半斤八兩,如果非要“矬子里拔將軍”,那小編則向大家推薦Helio P10,性能和功耗的表現更為均衡。
好了,以上就是最近一個時期Android手機已經使用和即將使用處理器的簡單對比,不知道有沒能幫到你?
相關閱讀: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