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同款CPU和GPU芯片的不同型號筆記本,之所以性能有高有低就是因為撞上了溫度墻或功耗墻。啥?不認識這兩堵墻?那參考《筆記本玩游戲為何卡頓?6張圖看懂溫度墻和功耗墻》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推送之后,很多小伙伴就問了,“為啥智能手機之間,采用同樣處理器的型號也存在性能差異?”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和墻有關。只是手機領域基本不存在功耗墻,影響它們性能發揮的則是以溫度墻為主,以及代碼墻和頻率墻來搗亂的局面。下面,咱們就通過4張圖看看這些墻是咋回事吧。
看到了吧?手機領域的散熱方案也有不少講究。搭載同款處理器的手機,在不同散熱方案的影響下,全速運行時的CPU溫度增幅和最高溫度是存在差異的。散熱效果不好的產品自然更容易裝上溫度墻而觸發降頻機制;散熱好的手機則可讓CPU一直滿血運行。如此一來,你還能指望兩款手機都能跑出最好的成績嗎?
總之,隨著金屬材質成為手機設計的主流趨勢后,手機的散熱壓力已降低了很多。此外,受驍龍810失敗案例的影響,無論是高通自身,還是聯發科、麒麟等芯片廠都開始注重能耗比,再加上最新16nm/14nm工藝的引入,手機處理器猶如火爐的時代也將有機會一去不返。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