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個不太恰當但卻有意思的比喻,“隔壁家李嬸年輕時在村頭嘮嗑,經常念叨:這鄉紳家的姨太太一頓得吃多少白面烙餅?”不同的環境下的人考慮實物角度自然也不一樣。又到一年一度IFA展,每年除不停像搬磚工一樣將現場新品情況弄回國,其實我們對于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產品也比較好奇。
今年新浪科技的編輯帶著一捆常用的手機去做街頭調查去了,產品包括“Mate S、一加二代、小米Note、努比亞Z9、樂Max、中興天機AXON、魅族MX5”共七款,并沒有特別嚴謹的過程,只是一時起意,想知道歪果仁們的想法跟我們猜的一樣不一樣。結果如何,我們一點點說。
哦對,強調下,本次共計53份有效調查數據,IFA展會現場這個地方來來往往的主要都是歐洲關注科技產品的人。產品出場次序不分先后,如有雷同或存質疑者……那你來咬我呀!
關鍵點一:中國手機品牌認知度
雖然小米魅族這些互聯網品牌在國內不少人都聽說過,但是到國外情況似乎就不那么好說了。在實際測試有效的五十三份調查中,僅有兩個人知道“小米手機”,魅族、樂視、努比亞同樣沒有存在感(品牌認知人數均在5以下);而看到中興ZTE后,有少數人會表示知道這個品牌但是卻不了解相關手機。
再來說點有意思的,不知道是否偶遇國外五毛,在采訪一對少(nan)年(xing)璧(ji)人(you)的時候,少年果斷掏出了一部華為手機。比較尷尬的是,俺們身為職業選手的編輯似乎沒看出這是哪一款,瞬間有種業務不合格的感覺。
當然“天雷滾滾的永遠不是柯南,而是扎了麻醉針的毛利小五郎”,這位少年郎的朋友在被問到“哪個中國品牌你有了解”這種問題時,兩次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索尼。怎么說呢,你地(gan)理(de)真(piao)好(liang)!
說些正經的,華為憑借強大營銷手段和鋪貨量,成為本次調查認知最好的手機品牌,共有23人表示認識這一手機品牌。出乎意料,一加品牌在國外認知相對較多,現場7人表示聽說過這個手機品牌。
關鍵點二:誰最像iPhone
鑒于蘋果帝國強大的實力,世界各地都分布著果粉,此次街頭調查我們也遇到了他們,并且直接表示“魅族MX5看起來最像iPhone”。同時由于“正面看起來比較好看”、“看起來還行”這種莫名其妙的理由(其實很有可能就是看著像iPhone所以比較順眼),魅族MX5也獲得了16票這樣的好成績,成為本次評選冠軍。
呃,其實我們很想告訴他們,在遙遠的東方,還有一大票向蘋果致敬的廠商。
關鍵點三:老外并不愛大屏手機
由于屏幕和機身尺寸過大,樂Max和小米Note成為最先被排除出篩選范圍的產品,可見歐洲人對于巨屏沒什么好感。需要強調,因為就是在展館前短暫游蕩,此次調查基本上只體驗了手機外觀,UI的初步上手。
華為Mate S由于品牌認知和整體手感較好而被選擇;一加二代整體握感和UI似乎優勢更大;努比亞Z9雖然品牌認知度沒那么高,但是無邊框視覺效果確實更為討喜,也便成了老外關注它的理由。這里面有兩個手機在國內媒體評測時候都被說“厚重”,但人高馬大的歐洲人似乎倒沒那么在意這點。
一段小的總結:
要在這一捆手機中脫穎而出,看臉和看品牌一樣重要。
特色、個性化無疑高端手機品牌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可以看到,高關注的手機產品也都集中在以上幾個方面。品牌認知作為消費購買的心理因素,也對用戶選擇起著不小因素。不過由于這里是柏林,所以會有這樣的最終結果;如果換到印度,結局可能就是另外一種樣子了。
采訪視頻(外國人怎么看中國手機):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