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sort函數用法
sort LIST
sort BLOCK LIST
sort SUBNAME LIST
sort的用法有如上3種形式。它對LIST進行排序,并返回排序后的列表。假如忽略了SUBNAME或BLOCK,sort按標準字串比較順序來進行(例如ASCII順序)。如果指定了SUBNAME,它實際上是個子函數的名字,該子函數對比2個列表元素,并返回一個小于,等于,或大于0的整數,這依賴于元素以何種順序來sort(升序,恒等,或降序)。也可提供一個BLOCK作為匿名子函數來代替SUBNAME,效果是一樣的。
被比較的2個元素,會被臨時賦值給變量$a和$b。它們以引用傳遞,所以不要修改$a或$b。假如使用子函數,它不能是遞歸函數。
二) 用法實例
1. 以數字順序sort
代碼如下:
@array = (8, 2, 32, 1, 4, 16);
print join(' ', sort {$a <=> $b} @array), "/n";
打印結果是:
代碼如下:1 2 4 8 16 32
與之一樣的是:
代碼如下:sub numerically { $a <=> $b };
print join(' ', sort numerically @array), "/n";
這個很容易理解哦,它只是按自然數的順序進行sort,偶就不細講了。
2.1 以ASCII順序(非字典順序)進行sort
代碼如下:
@languages = qw(fortran lisp c c++ Perl python java);
print join(' ', sort @languages), "/n";
打印結果:
代碼如下:Perl c c++ fortran java lisp python
這等同于:
代碼如下:print join(' ', sort { $a cmp $b } @languages), "/n";
按ASCII的順序進行排序,也沒什么說的哦。
注意,如果對數字按ASCII順序進行sort的話,結果可能與你想的不同:
代碼如下:
print join(' ', sort 1 .. 11), "/n";
1 10 11 2 3 4 5 6 7 8 9
2.2 以字典順序sort
代碼如下:
use locale;
@array = qw(ASCII ascap at_large atlarge A ARP arp);
@sorted = sort { ($da = lc $a) =~ s/[/W_]+//g;
($db = lc $b) =~ s/[/W_]+//g;
$da cmp $db;
} @array;
print "@sorted/n";
打印結果是:
代碼如下:A ARP arp ascap ASCII atlarge at_large
use locale是可選的--它讓code兼容性更好,假如原始數據包含國際字符的話。use locale影響了cmp,lt,le,ge,gt和其他一些函數的操作屬性--更多細節見perllocale的man page。
注意atlarge和at_large的順序在輸出時顛倒了,盡管它們的sort順序是一樣的(sort中間的子函數刪掉了at_large中間的下劃線)。這點會發生,是因為該示例運行在perl 5.005_02上。在perl版本5.6前,sort函數不會保護有一樣values的keys的先后順序。perl版本5.6和更高的版本,會保護這個順序。
注意哦,不管是map,grep還是sort,都要保護這個臨時變量$_(sort里是$a和$b)的值,不要去修改它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