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時候我們的電腦硬盤格式化了,這該怎么辦呢?那么下面就由小編來給你們說說電腦硬盤格式化的解決方法吧,希望可以幫到你們哦!
有兩個辦法可以恢復,一個是免費的硬盤恢復軟件名字超級硬盤數據恢復軟件百度一下就可以下載到,不過不一定能找回,而且恢復一次失敗后再找回數據就很麻煩了。還有就是硬盤恢復的公司你們當地應該就有的,不過那個又點貴資料不是很重要的沒必要。
首先說明對于磁盤被格式化或者文件被刪除,數據恢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原因是系統其實被沒有真正清楚數據,而只是做了一個記號罷了,只要你沒有對于格式化后的磁盤進行數據寫入操作完全可以恢復,如果有數據寫入。
可能存在新數據覆蓋就數據的可能性(根據寫入數據多少覆蓋程度也不同),數據恢復軟件其實很多基本上全部支持范格式化掃描和恢復,如果恢復的數據不是太多,一般的軟件就可以應付了,網上搜索一下破解版滿天飛,比如:以我數據恢復,魔方(下載綠色版里里面有個小工具)等等,另外推薦finaldata3.0企業版,該軟件缺點就是如果你的硬盤容量很大,那掃描時間要讓你抓狂。
其次:
發覺硬盤故障,需要恢復數據的時候,第一步所要做的就是檢測,判斷磁盤的故障原因和數據損壞程度
只有明確磁盤的損壞程度和故障原因,才能采取正確的步驟恢復數據:
硬盤內部故障,表現形式一般是CMOS不能識別硬盤,硬盤異響,那么可能的故障原因物理磁道損壞、內電路芯片擊穿、磁頭損壞等等,可以采用的修復手段有:內電路檢修、在超凈間內打開盤腔修復,這種情況只能送到專業的數據恢復公司。
硬盤外電路故障,如果CMOS不能識別硬盤,硬盤無異響,那么可能的故障原因是外電路板損壞、芯片擊穿、電壓不穩燒毀等等,可以采取的手段是外電路檢修,或者更換相同型號的硬盤的電路板,一般需要送到專業的數據恢復公司。
軟故障,如果CMOS能識別硬盤,一般是硬盤軟故障,破壞原因一般是系統錯誤造成數據丟失,誤分區、誤刪除、誤克隆、軟件沖突、病毒破壞等等,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專用數據恢復軟件或者人工方式。
下面具體講解軟故障的數據恢復方法
確認數據丟失的故障原因
硬盤數據丟失,故障原因包括:
病毒破壞,誤克隆,硬盤誤格式化,分區表失丟,誤刪除文件,移動硬盤盤符認不出來(無法讀取其中數據,硬盤零磁道損壞),硬盤誤分區,盤片邏輯壞區,硬盤存在物理壞區。
文檔數據損壞,如Office 系列數據文件損壞,Zip、MPEG、asf、RM 等文件數據損壞。
根據故障原因,采用相應的手段和步驟
備份數據,根據數據的重要程度,決定是否需要備份數據,備份數據的一般步驟是
卸下損壞硬盤,接到另外一臺完好的機器,注意新機器上有足夠的硬盤空間備份
使用ghost的原始模式(raw),一個扇區一個扇區的把損壞磁盤備份到一個鏡像文件中。如果硬盤上有物理壞道,最好是采用ghost的方式制作一個磁盤鏡像,然后所有的操作都在磁盤鏡像上進行,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原始磁盤不被進一步損壞,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復數據。
修復硬盤數據修復硬盤數據有2種類型,一種直接在原始硬盤修改,一種是把讀出數據存儲到其他的硬盤上。基本思路就是就是根據磁盤現有的信息最大限度的推斷出丟失的分區和文件系統系統的信息,把受損的文件和系統還原,所以如果信息損失太多,那么是不可能恢復數據的。比如錯誤刪除一個文件后,隨即又拷貝了較大的文件過來,那么多半是被刪除的文件被新拷貝過來的文件所覆蓋,幾乎是無法恢復了。
一個常識就是,如果想要恢復數據,那么不要在出問題的磁盤上運行scandisk或者Norton Disk Doctor等直接修復文件系統錯誤的軟件,切記。
下面根據不同的情況舉例說明:
分區表失丟,分區表是硬盤的重要數據結構,管理整個硬盤的空間。首先介紹相關的知識
零磁道,MBR和分區表DPT:
零磁道處于硬盤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硬盤的主引導記錄區(MBR)就在這個位置上。零磁道一旦受損,將使硬盤的主引導程序和分區表信息遭到嚴重破壞,從而導致硬盤無法自舉。如下圖。
MBR:
當通過Fdisk或其他分區工具對硬盤進行分區時,分區軟件會在硬盤0柱面0磁頭1扇區建立MBR(Main Boot Record),即為主引導記錄區,位于整個硬盤的第一個扇區,在總共512字節的主引導扇區中,主引導程序只占用了其中的446個字節,64個字節交給了DPT(Disk Partition Table硬盤分區表),最后兩個字節(55 AA)屬于分區結束標志。主引導程序的作用就是檢查分區表是否正確以及確定哪個分區為引導分區,并在程序結束時把該分區的啟動程序調入內存加以執行。
DPT:
分區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把硬盤空間劃分為幾個獨立的連續的存儲空間,也就是分區。分區表DPT則以80H或00H為開始標志,以55AAH為結束標志。分區表決定了硬盤中的分區數量,每個分區的起始及終止扇區、大小以及是否為活動分區等。
通過破壞DPT,即可輕易地損毀硬盤分區信息。分區表分為主分區表和擴展分區表。
主分區表位于硬盤MBR的后部。從1BEH字節開始,共占用64個字節,包含四個分區表項,這也就是為什么一個磁盤的主分區和擴展分區之和總共只能有四個的原因。每個分區表項的長度為16個字節,它包含一個分區的引導標志、系統標志、起始和結尾的柱面號、扇區號、磁頭號以及本分區前面的扇區數和本分區所占用的扇區數。其中”引導標志”表明此分區是否可引導,即是否活動分區。當引導標志為”80″時,此分區為活動分區;”系統標志”決定了該分區的類型,如”06″為DOS FAT16分區,”0b”為DOS FAT32分,”63″為UNIX分區等;起始和結尾的柱面號、扇區號、磁頭號指明了該分區的起始和終止位置。
分區表項的16個字節分配如下:
第1字節: 引導標志
第2字節: 起始磁頭
第3字節: 低6位為起始扇區, 高2位與第4字節為起始柱面
第4字節: 起始柱面的低8位
第5字節: 系統標志
第6字節: 終止磁頭
第7字節: 低6位為終止扇區, 高2位與第8字節為終止柱面
第8字節: 終止柱面的低8位
第9-12字節: 該分區前的扇區數目
第13-16字節: 該分區占用的扇區數目
擴展分區作為一個主分區占用了主分區表的一個表項。在擴展分區起始位置所指示的扇區(即該分區的第一個扇區)中,包含有第一個邏輯分區表,同樣從 1BEH字節開始,每個分區表項占用16個字節。邏輯分區表一般包含兩個分區表項,一個指向當前的邏輯分區,另一個則指向下一個擴展分區。下一個擴展分區的首扇區又包含了一個邏輯分區表,這樣以此類推,擴展分區中就可以包含多個邏輯分區。為方便說明,我們把這一系列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分別編號,主擴展分區為 1號擴展分區,第一個邏輯分區表所包含的兩個分區分別標為 1號邏輯分區和 2號擴展分區,依次類推。
主分區表中的分區是主分區,而擴展分區表中的是邏輯分區,并且只能存在一個擴展分區。
FS即文件系統,位于分區之內,用于管理分區中文件的存儲以及各種信息,包括文件名字,大小,時間,實際占用的磁盤空間等。windows 目前常用的文件系統包括FAT12,FAT16,FAT32和NTFS系統。
(責任編輯:VEVB)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