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故障雖然千奇百怪,但與之關聯的不外乎那幾個重要的硬件,比如CPU、硬盤、內存、顯卡等。不過大部分故障都是由用戶一時疏忽而造成的。常見的CPU故障大致有以下幾種:散熱故障、重啟故障、黑屏故障及超頻故障。由于CPU本身出現故障的幾率非常小,所以大部分故障都是因為用戶粗心大意造成的。
“低溫”工作也能燒毀CPU
故障現象:筆者的一位朋友曾做過這樣一個測試,將臺式機CeleronⅡ566處理器運行于標準頻率下(沒有超頻),通過電吹風加熱到55℃(利用主板溫度監測功能得到),只要運行CPU占用率高的程序,一會就死機;而把CeleronⅡ566超頻到850MHz,系統溫度為50℃左右,運行QuakeIII十多分鐘才死機。估計此時溫度已經超過55℃,而其內核的溫度通過實測,發現已達到86.4℃。后來發現CPU在這樣的溫度下運行差一點就燒毀了。但他發現筆記本電腦卻沒有出現這種“表里不一”的問題。
故障分析:原來這是主板檢測到的CPU溫度迷惑了我們。其實現在臺式機主板報告的CPU溫度根本不是其內核溫度,因為臺式機主板常見的測溫探頭根本就沒有和CPU散熱片或CPU接觸,測量的只是CPU附近的空氣溫度。為什么筆記本電腦不會出現這種差異?原來筆記本電腦中對CPU測溫采用的是熱敏電阻,測溫點在CPU底部,如果直接讀數,其實溫度并沒有這么高,而其顯示的監控溫度經過了校正,比測量的溫度高,這樣就更加接近CPU的內核溫度。所以大部分筆記本電腦測試的CPU溫度是內核溫度,不會出現低溫下燒毀CPU的情況。
電腦性能下降之謎
故障現象:一臺Pentium 4電腦在使用初期表現異常穩定,但后來似乎感染了病毒,性能大幅度下降,偶爾伴隨死機現象。首先使用最新版本的殺毒軟件查殺病毒,結果毫無發現。接著懷疑磁盤碎片過多所致,用Windows的“磁盤碎片整理程序”進行整理,問題依舊。又認為是Windows有問題,格式化重裝系統,仍然沒有效果。打開機箱發現CPU散熱器的風扇出現問題,通電后根本不轉。更換一個新散熱器,故障得以解決。
故障分析:原來Pentium 4處理器的核心配備了熱感式監控系統,它會持續檢測溫度。只要核心溫度到達一定水平,該系統就會自動降低處理器的工作頻率,直到核心溫度恢復到安全界限以下。這就是系統性能下降的真正原因。同時,這也說明散熱器的重要,推薦優先考慮一些品牌散熱器,不過它們也有等級之分,用戶在購買時應注意其所能支持的CPU最高頻率是多少,然后根據自己的CPU對癥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