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頻,說白了就是通過各種手段提高電腦各部件的運行頻率,使其在高于額定的頻率下運行,以此來獲得更高的性能。雖然對于52硬件上的高手來說,超頻可能就是碟子里的一盤小菜,但是對于廣大的普通用戶,這似乎還是顯得有些神秘。
其中,內存是CPU超頻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依稀記得Windows 98時代,64MB SD 133Hz內存已經(jīng)是非常奢侈的了,沒想到幾年之后,內存已經(jīng)是1GB DDR2 667MHz的天下,從SD到DDR再到DDR2,甚至夢幻的DDR3。在經(jīng)歷了內存這些年更新?lián)Q代的風風雨雨后,越來越多的DIY玩家懂得了什么是總線頻率,什么是低時序,什么是超頻,自從超頻概念出現(xiàn)以后,DIY發(fā)燒友們個個沉迷于將每樣配件超到盡頭!所以,現(xiàn)在繼對處理器、顯卡進行超頻之后,內存也成了被擺弄的主角。
DDR 400被超到500乃至600,DDR2 667被超到900乃至1000。使用壽命被犧牲、穩(wěn)定性被無視,現(xiàn)在的內存市場儼然成為以超頻為主導的市場。一些攢機者就算根本用不上超頻,也想當然地認為超頻高的內存就是好內存。在這個誤區(qū)迷失的人們越來越多,我不禁要問:“你的內存真的需要超頻嗎?”
誤區(qū)一:追求極限頻率,不惜加“高壓”
“我的DDR2 667 512M加2.4V,直接上1000了!”這是可能會是在各大IT論壇中被熱捧的話語,背后的隱患卻不為人知。667MHz被超到1000MHz內存的使用壽命折損率在60%以上!絕對不能明知不能為而為之,為了一點點性能提升,為了SUPERPI能快上半秒,讓內存大幅折壽甚至損壞主板實在不劃算。
誤區(qū)二:購買“保超XXXMHz”的超頻王內存
三星、英飛凌、美光等各個品牌顆粒體質不同,品質特性也不同,即使是同一品牌的顆粒也會因批次不同產(chǎn)生不同的效能,因此所謂“超頻王”的出現(xiàn),多數(shù)都是商家抓住消費者心理的炒作行為,我們應該擦亮眼睛對待。
走出重重迷霧,再問一句:“你的內存穩(wěn)定嗎?”時間是檢驗內存穩(wěn)定性的最根本因素。在52硬件論壇上用的SiSoftware Sandra是一款久負盛名的硬件檢測軟件,用該軟件對已經(jīng)使用的內存進行為期幾個月的不定時檢測,可以看到內存老化所引起的隱性問題。有些奇怪的故障,比如突然無理由的藍屏死機,可能就是由于內存老化引起的。
事實上,將內存在原有頻率下使用的普通用戶為大多數(shù),對于兼容性、穩(wěn)定性的市場關注度也很強,只是少人有報道而已,目前還是有不少廠商看準了這個龐大的用戶群,非常關注產(chǎn)品的穩(wěn)定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