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雙通道,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記得當時在nVIDIA的nForce2和Intel的865/875芯片組面世才可是有雙通道這個術語,并且逐漸被用戶所接受而成為市場的主流。
那么何為雙通道?雙通道就是在北橋芯片級里設計兩個內存控制器,這兩個內存控制器可相互獨立工作,每個控制器控制一個內存通道。在這兩個內存通CPU可分別尋址、讀取數據,從而使內存的帶寬增加一倍,數據存取速度理論上講也相應增加一倍。
隨著內存價格的不斷走低,越來越多的人在裝機的時候首選就是購買兩條內存來組建雙通道模式,但是對于一些新手來說,如何組件就又成為一個大問題。雖然說組建雙通道是個非常容易的活,但是也是有技術含量的。那么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雙通道主板內存插槽的排列方式
支持雙通道的主板內存插糟
就目前主流芯片組來說,基本都可以完美支持雙通道技術,并且均分為兩組設計,顏色兩兩相同。一般來說,用戶只要將兩根內存插入顏色相同的兩個內存插槽上就可以實現雙通道了。但也總有例外的時候,比如有的主板廠商習慣用一種顏色的插槽來表示A通道而B通道用另外一種顏色,此時就要打開說明書來確認,不過總的原則就是“隔行插入”的方法。
●組建雙通道平臺的選擇
對于AMD和Intel兩大平臺來說,組建雙通道還是有一定區別的。Inetl方面,由于芯片組過多的緣故,如965、975、P35、X38等等,對于內存的兼容性不太統一,所以在組建雙通道時候遇到的問題較多。并且CPU在訪問內存的時候必須先經過北橋芯片,這樣就使得延遲會變長而且帶寬不夠大,那么當組建了雙通道時候就會感覺到系統性能的明顯提升。
雙通道該如何選擇?
而對于AMD平臺來說,由于內存控制器已經集成進了CPU當中,所以組建雙通道的意義并不是非常的大。所以AMD的內存性能并不很依賴于雙通道,其本身就達到了很高的性能水平,而相反Intel對于雙通道的依賴就會大很多。
對于現在裝機用戶來說,直接購買兩條同品牌、同規格的內存一般是可以直接組建成雙通道的,無需手動調節任何選項,只要將插槽插對就可以。并且由于內存生產技術越來越先進,內存在出廠前均對每條內存進行SPD檢測,所以在組建雙通道時候成功幾率倍增。
而目前用戶關心的是組建DDR2-800內存還是DDR2-667內存的雙通道模式,對于這個問題筆者建議還是購買DDR2-800內存為宜,現在這個規格的價錢也跌破150元關口,性價比突顯。
●老用戶如何重新組建雙通道平臺
對老用戶而言,最大的問題就是原來的內存能否繼續使用。上面我們也提到過,對于以前的Intel 865/875主板來說,必須使用完全相同的內存才能夠將雙通道組建成功。所以Intel對內存的要求明顯要高于nVIDIA。
舉例來說,一個用戶在兩年前購買的電腦,當時內存為KINGBOX 1GB/400(05年16周),后來等價格便宜又購買了一條同品牌同型號的1GB/400內存(06年01周),當買回家是看到在CPU-Z里的兩條內存在SPD中有一些偏差,同頻率下CAS#潛伏時間和周期都不太一樣,導致該內存只能運行在333MHz。可見,即便是同品牌、同頻率的內存也不一定就可以組成雙通道內存,主要是看內存在出廠時的SPD是否一致。
解決辦法:對于一些DIY高手來說,是可以通過刷SPD的方法來實現,這樣可以改變內存的工作頻率、廠家名稱及各項參數,不過筆者不建議普通用戶通過這個方法來實現雙通道,因為刷SPD存在極大的風險,一旦刷壞將不能恢復。
●如何識別雙通道組建是否成功
當系統已經實現雙通道后,大部分主板在開機自檢時會有提示,可以仔細看看。不過由于自檢速度比較快,看不清的朋友可以選擇一些檢測軟件,比如cpu-z,在“memory”這一項中有“channels”項目,如果這里顯示“Dual”這樣的字,就表示已經實現了雙通道模式。
寫在隨后:現在內存價格已經跌至谷底,尤其是1GB/667內存,售價基本維持在125元,而1GB/800最低報價也僅為130元左右。所以購買兩條內存組建雙通道已經不再是一件難事,反而隨著Vista操作系統的普及,系統對內存容量的需求更加變本加厲,所以筆者建議AMD用戶直接購買2GB內存,方便日后升級;而英特爾用戶則是購買兩條1GB或者兩條2GB組成雙通道模式,這樣對于系統性能提升會起到一定的幫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