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內存價格的持續走低,目前各大內存廠商相繼推出了單條2GB的DDR2內存,這些內存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價格便宜量又足。很多用戶就直接買了兩條2GB的內存,想組成雙通道使用。可拿回家一看,原本4GB的內存容量被識別出來的只有3.2GB左右。通過檢查,發現內存本身并沒有問題。那又是什么吞食了你的內存呢?這就是我們本期將要給大家說清楚的一個問題。
大家或許會發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在我們的Windows XP和Vista中,安裝4GB內存后,顯示出來的只有3.2GB左右甚至更少,有800多MB的內存“無緣無故”地消失了,這讓人感覺十分費解,主板和操作系統之所以不能使用全部的4GB內存,問題的根源就在于計算機那32位X86架構。32位X86架構是指個人電腦的地址總線是32位的,CPU、內存控制器、操作系統都是按32位地址總線設計。32位地址總線可以支持的內存地址代碼是4096MB,也就是有4GB的地址代碼,可以編4GB個地址。這4GB個地址碼正好可以分配給4GB內存。但是,這4GB個地址碼不能全部分配給安裝在主板上的物理內存。因為個人電腦還有很多設備需要地址代碼,以便CPU可以根據地址碼找到它們,同時CPU和這些設備交換數據需要暫時存放數據的存儲器——寄存器,這些寄存器也需要地址代碼。比如硬盤控制器、軟驅控制器、管理插在PCI槽上的PCI卡的PCI總線控制器,PCI-E總線控制器和PCI-E顯卡,它們都有寄存器都需要系統分配給它們地址代碼。這些地址由系統分配,電腦用戶在使用中感覺不到。這樣一來,當我們為電腦插上總容量為4GB的內存時,就有一部分內存分配不到地址代碼而不能使用。
要深入了解4GB內存之謎,我們就得弄清楚各部件與4GB內存關系,其中涉及到的部件有CPU、內存控制器(Intel平臺集成在北橋,AMD平臺集成在CPU)和操作系統。
CPU能支持4GB內存
從386時代開始,CPU的地址總線就是32位的,可以訪問4GB的地址代碼。從奔騰Ⅱ到奔騰Ⅳ,理論上已經可以訪問64GB的地址編碼。后來支持64位架構的奔騰Ⅳ到現在的酷睿2,地址總線已經升級到64位,64位地址總線可以訪問千億GB的地址編碼。實際上用不到這么多的地址總線,一般用42位足夠了,可以編碼的地址量有4TB。兼容64位架構的CPU用在32位系統時地址總線就縮小為36位。所以現在的CPU支持4GB內存是沒有問題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