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機械硬盤不同的是,固態硬盤(SSD)采用的是Flash(非易失性存儲器)作為存儲介質,如今主流的SSD大多采用MLC Flash顆粒打造,甚至一些SSD已經開始使用TLC顆粒,由于Flash顆粒的寫入次數是有壽命的,如MLC顆粒的擦寫壽命只有3 000次左右,TLC顆粒的擦寫壽命甚至只有1 000次左右,這難免給許多用戶造成SSD壽命短的疑問,那么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主流的MLC或者TLC閃存顆粒本身是有寫入次數的壽命的,但與早期的主控芯片相比,目前比較新型的主控芯片全部引入了科學的寫入策略,在使用時會盡量平衡存儲芯片內每個數據塊的寫入負載,以使SSD硬盤整體寫入壽命達到最大值。例如一款容量為120GB的SSD,通過均衡算法寫入SSD容量3 000倍容量的數據,那么寫入的數據總量就達到了360TB,即便每天寫入100GB的數據,也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將這個SSD寫報廢,所以說對于SSD來說,普通用戶完全不必擔心SSD的寫入壽命問題。
此外,控制器能夠標記壽命終結的閃存單元,并使用其他的閃存單元替換以避免區塊內的所有閃存單元無法使用。一些廠商宣城他們的SSD可以替換的閃存單元多達30%,在出現故障的閃存單元能夠得到替換的情況下,SSD除了出現輕微的性能損失和SMART值有相應的變化外,基本上不會對用戶有任何影響。這種情況將一直持續到有缺陷的閃存單元所占比例過大的時候,這時SSD將切換到只讀模式,而并不是突然地壞掉。
除了壽命之外,SSD在數據保護方面,由于其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所以對于碰撞、沖擊和振動有著非常強的耐受性。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在使用筆記本電腦時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而這對于內部采用高速旋轉碟片構造的機械硬盤來說往往是致命的。
機械硬盤和SSD的故障率
法國知名硬件網站hardware.fr,每年都會統計兩次電腦核心配件的故障率,CHIP整理了最近三年SSD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的故障情況,購買時可以作為參考。機械硬盤的故障率較為平均,SSD固態硬盤的故障率離散較大,但是平均故障率依然低于機械硬盤。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