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移動硬盤里電影的時候卡的不行,索性直接拔了USB連接線。然后再插移動硬盤時,硬盤可識別但
找不到盤符。在磁盤管理可以找到該盤,但做操作時系統響應非常慢。折騰了半下午,終于查到了正解,原
來CHKDSK才是王道。使用CHKDSK修復硬盤后,所有數據完好無損,謝天謝地!
下面是具體解決方案:
現象:插入電腦 要么系統認不出來,要么系統認到硬盤,可硬盤卻打不開
硬盤燈狂閃,雙擊就死,點右鍵也死
原因:在硬盤讀取數據時拔下(主要是使用不愛護)
解決辦法:在WINDOWS,運行CMD
輸入CHKDSK 硬盤盤符/F 如:CHKDSK H:/F
進行硬盤壞道修復
CHKDSK命令對硬盤十分有用。主要有如下用途:
CHKDSK [volume[[path]filename]]] [/F] [/V] [/R] [/X] [/C] [/L[:size]]
volume指定驅動器(后面跟一個冒號)、裝入點或卷名。
filename僅用于 FAT/FAT32:指定要檢查是否有碎片的文件。
/F修復磁盤上的錯誤。 (CHKDSK H:/F)
/V在 FAT/FAT32 上:顯示磁盤上每個文件的完整路徑和名稱。在 NTFS 上:如果有清除消息,將其顯示。 (CHKDSK H:/V)
/R查找不正確的扇區并恢復可讀信息(隱含 /F)。 (CHKDSK H:/R)
/L:size僅用于 NTFS: 將日志文件大小改成指定的 KB 數。如果沒有指定大小,則顯示當前的大小。
/X如果必要,強制卷先卸下。卷的所有打開的句柄就會無效(隱含 /F)。
/I僅用于 NTFS:對索引項進行強度較小的檢查。
/C僅用于 NTFS:跳過文件夾結構的循環檢查。
/I 和 /C 命令行開關跳過卷的某些檢查,減少運行 Chkdsk 所需的時間。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