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載LDR或RAM以后,不要忙著進行下一步,等硬盤回到待命狀態后(第2、4燈亮)再往下做。如果硬盤不能回到待命狀態,可嘗試使用“電機停轉”命令
2。在寫入新的固件之前,務必做好備份工作
3。固件文件:RAM、LDR、RPM、SMB中,RAM和LDR獨立于RPM和SMB。也就是說,可以用A的RAM和LDR驅動硬盤后寫入B的RPM和SMB。
4。刷寫固件后一定要主機斷電從起。
5。如果寫了P表,一定要低格后再做缺陷表。
6。很多邁拓寫了固件后讀寫變慢,可通過復位4模塊或寫回1E#模塊解決。
7。慎用SELFTEST,原因看下一帖。
刷固件切記操之過急忠告各位愛好者,根據筆者的經驗,對那些BIOS檢測出的硬盤參數紊亂、或有大量壞道、讀寫速度奇慢的硬盤,請別急于亂刷固件,可先嘗試用通用模塊進行檢測,清除壞道表,關機重新啟動,然后掃描壞道,重新低格一遍,會出現奇跡,當然,假如你有時間可用精確檢測模塊檢測,效果最好。實在不行可運行相應牌號的模塊,清除P-LIST、G-LIST,S.A.M.R.T重置等功能操作,此類選項對S.A.M.R.T錯誤有明顯的效果,這點你可在S.A.M.R.T信息項中得到驗證。但我還是要關照你別急于亂刷固件,只有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能做此工作,其步驟應是先備份原始固件(保存好以備恢復),再刷固件,最后重新做諸如硬盤檢測、掃描、添加壞道列表、內部格式化等工作。因為筆者是搞軟、硬件設計的工作人員,涉及到單片機、DSP芯片、EEPROM等器件的編程,深知PC3000的所謂刷固件,其實就是對上述芯片的在線編程,其各有嚴格定義的端口地址,最通用的地址應該是有統一標準的,如IDE0、IDE1等其地址全球的PC機都是一致的,但各硬盤廠商生產的各類硬盤對上述芯片的在線編程端口地址可能會略有不同,且廠家保密,此外你即使知道地址,卻不知到寫入什么數據也是白搭,因為這就是寫入硬盤的工作代碼,且硬盤控制板的PCB不同其代碼也不盡相同,大家也不可能收集到所有硬盤的固件為你所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