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由于“高性能”和“便攜性”這兩個較難調和的層面造面內部空間狹小,散熱一直以來都是筆記本設計的技術關鍵。讓筆記本盡量少地產生熱量或者讓筆記本產生的熱量及時有效地散發傳導出去,是我們使用者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
一般來說,人手感覺不到的溫度在25℃左右;有溫度的感覺了在35℃度左右;溫溫的,也就是挺暖和的感覺應該在45℃左右,而這個溫度應該說是筆記本電腦的正常工作溫度,能帶來最穩定的工作狀態,如果人感覺到熱但還可以連續接觸,這時溫度應該在55℃左右,我們這時就應該考慮到散熱問題了;因為筆記本外部的溫度是55℃左右,那么內部元器件的溫度應該不會少于65℃了。而CPU溫度一旦超過了75℃而又長時間工作,輕則死機,重則報廢。所以強烈建議,在你操作過一段時間筆記本電腦后,要摸摸電腦的鍵盤和底部,來判斷一下這個溫度。當然大家也可以用一些檢測溫度的軟件來實現這個功能。
筆記本的熱量主要來自CPU、顯卡芯片、硬盤、主板芯片組,特別是集成有顯示芯片的北橋、南橋、電源電路等,其中CPU是最大的熱量來源,筆記本中1/3的熱量都是它散發出來的。因此,溫度太高對上述部件的影響將是致命的。常常會造成顯卡,南橋虛焊,而倒至顯卡南橋損壞,還有一些AMD CPU平臺的主板,由于過熱,造成CPU座的虛焊,以至于無法修復。
第一招:CPU風扇的散熱 CPU的熱量直接作用在CPU的導熱銅片上(有的是鋁的),所以要注意你的導熱片上的排氣孔有沒有堵,要是堵了就要急時清理,以至于內部的熱量可以急時排出!
第二招:散熱器散熱 利用散熱器散熱是比較傳統的散熱方式了,它主要應用在CPU散熱上,如同臺式機一樣,它也是先將CPU上的熱量傳遞到散熱鋁塊上,然后通過散熱風扇吹出的強制對流把散熱鋁塊上的熱量帶走。不過不同于臺式機的是,筆記本的散熱器除了包括散熱塊和散熱風扇外,還添加了散熱導管。
1、散熱風扇 筆記本散熱風扇也不同于臺式機,它采用的是輻射型風扇。這種風扇的優點是占用體積小,符合筆記本的要求,另外它沒有渦流,方向性較強,而且它不像臺式機那樣是對著CPU吹的,所以也就不會發生像臺式機那樣將排出的熱量又吹到其它元件上。
2、散熱板 散熱板如同臺式機附在CPU上的散熱鋁塊一樣,它們的作用都是將CPU上的熱量導出來。不過筆記本的散熱板要比臺式機的散熱鋁塊薄得多,這是因為考慮到筆記本的設計,除了在CPU上有一塊散熱板外,在主板上邊也有一塊散熱板。
3、散熱導管 散熱導管是比較新型的散熱方法,最初是由IBM引進到筆記本電腦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散熱管的一端緊貼CPU,另一端卻遠離CPU。貼近CPU的那一端液體受到CPU高溫而沸騰,然后蒸發到散熱管的另一端,同時熱量也被帶去,待液體冷卻以后再流回去。如此反復,熱量就被從CPU上帶走。
這三種散熱方式相互配合共同組成了筆記本散熱器散熱方法,先由散熱導管將CPU上的熱量帶到散熱板上,然后再由散熱風扇吹出的強制對流把散熱板上的熱量帶到筆記本體外,三個部分缺一不可。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