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與聯發科,今年上半年先后發布了麒麟820和天璣820處理器,相同的數字命名,同樣是定位中端,對標的都是高通驍龍765G級別的中端強芯。那么,麒麟820和天璣820哪個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下再麒麟820和天璣820的區別,看看都是820的這兩款中端手機CPU差距到底有多大。
麒麟820和天璣820區別對比:
作為一篇技術類分析文章,參數對比自然少不了。下面首先來看看麒麟820和天璣820的規格對比,具體區別如下:
對于手機CPU來說,核心的參數一般主要是集中在架構、工藝、CPU、GPU、基帶等幾個部分。而從參數對比來看,兩者整體相差并不大,都是7nm ARM架構,均支持5G、AI等。相對而言,天璣820在CPU規格上相對更好一些,下面我們具體來對比分析下。
CPU方面,麒麟820配備的是1個A76大核(2.36Hz)+3個A76中核(2.22Ghz)+ 4個A55小核(1.84GHz)八核心設計,而天璣820則為4個A76大核(2.6GHz)+4個A55小核(2.0GHz)八核心設計,大小核主頻更高,CPU性能具有較為明顯的性能優勢。
GPU方面,麒麟820采用ARM Mali G57 MP6圖形GPU,結合熟知的GPU Turbo、Kirin Gaming+ 2.0游戲優化引擎。而天璣820采用ARM Mali G57 MC5,結合MediaTek HyperEngine2.0游戲優化引擎,智能調節CPU、GPU及內存資源,提升游戲性能。
從GPU圖形性能來看,麒麟820和天璣820處于同等級別,體驗上的差異,主要是基于雙方在軟件優化方面的區別,相對而言,麒麟處理器經歷的GPU Turbo、Kirin Gaming更為成熟一些。
不過按照聯發科官方的說法,天璣820對比麒麟820,CPU多核心提升25%,GPU性能高出20%。從這點來看,天璣820配備的G57MC5擁有900MHz的頻率,應該比麒麟820的Mali G57 MP6 GPU主頻更高一些。
5G方面,聯發科天璣820不僅支持NSA/SA雙模5G和雙載波聚合,同時也是全球率先支持雙5G雙卡雙待5G芯片,這也是目前2G至5G的最完整雙卡雙待解決方案。此外,天璣820還獨家加入MediaTek 5G UltraSave省電技術,最多可降低5G功耗50%,帶來更持久電力。
麒麟820芯片同樣支持NSA/SA雙模5G,但不支持雙載波聚合技術。此外,雖然同時支持5G智慧雙卡,但當把一張卡設置為主卡時,該卡可支持2G-5G所有網絡,但另一張卡就只能支持2G-4G網絡,不能同時雙5G在線。
從5G網絡支持來看,天璣820相比麒麟820更有優勢一些,主要多了支持SA和NSA雙組網模式和針對5G網絡,加入了省電優化技術。
其它方面,麒麟820和天璣820基本差不多,比如均不支持WiFi6,都為支持WiFi 5以及藍牙5.1,均支持快充等等。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麒麟820和天璣820安兔兔跑分對比,綜合來看,麒麟820跑分在37.5萬分左右,而天璣820跑分在41.5萬分左右,跑分上高了大約4萬分。
為了更為直觀的了解麒麟820和天璣820的性能排名關系,最后附上一張這兩款Soc在手機CPU天梯圖精簡版中的排名,供大家參考下。
以上就是麒麟820和天璣820區別對比,單從參數上來看,聯發科天璣820更有優勢一些,主要是CPU、GPU和5G支持上略有優勢,其它方面則相差不大,整體差距并不明顯。不過,跑分并完全決定體驗,與優化還有較大的關系,聯發科芯前幾年在國內基本沒什么起色,今年開始有崛起的之勢,在硬件與軟件上的優化上相比華為麒麟并無優勢,還有待市場檢驗。
總之,麒麟820和天璣820各有千秋,接下來不妨看看紅米10X 5G和榮耀X10/30S等相關機型的市場考驗了,你相對更看好誰呢?留言一起來聊聊吧。
本文轉載自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631814287040689909%22%7D&n_type=1&p_from=3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