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的Computex,當時Intel宣布推出名為Basin Falls的HEDT高端桌面平臺:包括了新的X299平臺,基于Skylake-SP架構的Skylake-X處理器和兩款Kaby Lake-X處理器。
Kaby Lake-X的定位非常尷尬,不像Skylake-X那樣以核心數見長,但其優點便是相對于Kaby Lake主頻的提升以及較好的超頻性能。
不過Kaby Lake-X的推出也不是無緣無故的,至少在單線程上,Kaby Lake-X依然處于一種無敵的狀態。
2010年的Tock時間點,Intel推出代號為Sandy Bridge的處理器,相比Nehalem性能暴增30%到45%,但自此之后每代新處理的IPC充其量提升也不過3%到10%。
制程、電壓特性、穩定性、產量等都制約著IPC的提升,Intel必須在這里面找到一個平衡點,消費者才會購買其產品,但很顯然,Intel沒有做到這點,并且讓消費者喪失了消費欲望。
目前的Kaby Lake-X是Intel最高IPC的處理器,超到5GHz簡直輕而易舉,這是與上一代HEDT不同的地方。
Kaby Lake-X與Kaby Lake-S在核心上一模一樣,但是電壓/頻率曲線更好,因此Intel將其封裝到HEDT平臺而不是主流平臺,有且只有兩款處理器:Core i7-7740X和Core i5-7640X。
Core i7-7740X與Core i7-7700K對比
Core i7-7740X與Ryzen 7 1700對比
Core i5-7640X與Ryzen 5 1600X對比
這點提升的頻率能帶來怎樣的性能表現,還是直接了當上圖好了。
理論測試:
7-Zip支持多線程,在壓縮和解壓縮效率上要高于WinRAR,可以看到在這里即使是Ryzen 5 1600也能贏Core i7-7740X。
AnandTech使用了一個1.37GB的文件作為測試樣本,里面包含了33個視頻文件和2834個較小的網站文件。顯示的結果是對文件進行編碼所需的時間,運行10次,選取5次穩定的成績然后取其平均值。
Core i7-7740X登頂是因為其單線程性能確實拔尖,稍微彌補核心數上的差距,至于那款Core i5-7640X的線程數實在太少,所以成績不理想。
AnandTech用的是最新版的TureCrypt,運行超過1GB的DRAM內存數據測試,顯示的結果是加密和解密的GB/s平均值。
PCMark 8方面,得益于其IPC,Core i7-7740X名列前茅。
CineBench R11.5,成績完全符合預想,KBL-X的Core i7-7740X單線程超越Core i7-7700K,多線程不及Ryzen 5。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