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echSpot拿出了一顆老邁的Core 2 Quad Q6600處理器,這是當年首款桌面四核Core 2 Extreme QX6700的平民版,可謂一代神U。
TP想驗證的是,10年過去了,牙膏廠的當年經典還堪用否?
測試分為四套平臺:
Q6600 P45 8G DDR2
SNB Core i5-2500K Z77 16G DDR3
Haswell奔騰G3470 Z97 16G DDR3
Skylake Core i7-6700K、i3-6100 Z170 32G DDR4
如果說是象棋、CineBench、wPrime這些基準測試,Q6600完敗幾乎無懸念,測試放在了不那么敏感的游戲性能上。
簡單回顧一下Q6600的規格:
Q6600發布于2007年Q1,架構代號Kentsfield,65nm工藝,4核,2.4GHz頻率,8MB L2緩存,1066MHz FSB,TDP 105W,LGA775插槽,核心面積286mm2,晶體管數量5.82億個。
↑↑↑搭配GTX 1060的戰地1游戲性能
↑↑↑搭配GTX 1070的戰地1游戲性能
↑↑↑搭配GTX 1060的戰爭機器4游戲性能
↑↑↑搭配GTX 1070的戰爭機器4游戲性能
↑↑↑搭配GTX 1060的守望先鋒游戲性能
↑↑↑搭配GTX 1070的守望先鋒游戲性能
↑↑↑搭配GTX 1060的《全面戰爭:戰錘》 DX12游戲性能
↑↑↑搭配GTX 1070的全戰:戰錘DX12游戲性能
總結:
圖中可以看到差距的明顯,即使是對CPU基準不那么敏感的游戲上,Q6600也只有奔騰G3470的一半,遑論i7/i5了。
十年,雖然都是“扣肉”,但指令集、架構、制程工藝都發生了變化,外部的總線條數、通道帶寬同樣隨之進化,雖然是令人討厭的“牙膏廠”,但依然是科技變革的大拿。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