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CES大會上,Intel酷睿第七代Kaby Lake處理器發布,2015年Intel Skylake系列登場,距今也有一年四個月,它的接班人Kabylake也登場,因此現在Kabylake桌面版和移動版皆能在市面上看到,包括移動版正常電壓版本。而Kabylake算是Skylake系列改款,因此現有的100系列主機板透過更新BIOS即可使用最新的CPU處理器,當然最新的2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會同步登場,既然為改款當然有差異存在,且各家也會加入新功能來與100系列產品做差異化,再來玩家所在意的效能面,筆者也將測試兩代產品最高階的處理器,使用Intel i7-6700K和Intel i7-7700K進行效能比較,一起來看看吧!
2017 CES產品推薦:
Intel第七代酷睿Kaby Lake處理器首發深度評測
Intel七代酷睿+1050/1050 Ti游戲本全面評測
Intel Kabylake和200系列簡單說
如上述所說,200系列晶片組從B250、H270到Z270,其晶片組PCIe通道數皆增加,提供更多頻寬增加用途,因此可以看到至少支援一個PCIe X4儲存裝置,另外記憶體頻率從2400MHz起始,效能將有所提升,另外備受矚目的Intel的Optane記憶體需使用H270和Z270主機板,不過該產品目前尚未上市,想要體驗的玩家需要等待。不過超頻維持需要使用Z系列主機板搭配K系列處理器,之後會不會出現非K超頻還不知道,但建議大家還是以Z系列搭配K系列主機板為主軸能有更棒的超頻體驗。
桌上型處理器總共16顆,TDP從35瓦到91W,加入i3-7350K 2C4T可超頻處理器,因此共有三顆CPU不鎖倍頻,其他CPU維持鎖倍頻設計,i3-7350K可降低建置超頻平臺成本,讓更多玩家可以踏入超頻世界。不過i5和i7系列支援的Intel Turbo Boost渦輪加速技術維持2.0版本,先前X99支援的Intel Turbo Boost 3.0并沒有下放,稍稍可惜。內顯晶片從HD530變為HD630,也就是第八代內顯晶片改為第九代,頻率依據CPU不同而有差異,GPU最高頻率有1000/1100/1150MHz,加入VP9和HEVC 10Bit硬體加入,玩家可進行4K影像觀看和編輯,像是2160p影片撥放或是線上4K影音串流都難不倒它,且顯示效能也有提升。
再來H270和Z270支援Intel Optane Memory,透過3D XPoint技術,提供符合成本效益、卓越效能,并且突破效能瓶頸,可以獲得更快讀寫效能,提升系統反應,除了兼具速度也可以擁有媲美HDD的容量,且耐久性更高。該產品存在的形式將會很多種,目前可以確定可用M.2連接,可以推測也將有U.2版,至於偏向商業用途的記憶體形式產品應該也會看到。重要的是要用7系列的處理器才能,使用6系列處理器是無法使用該Intel Optane Memory的。
在Z270系列主機板中多了AVX Offsset Ratio選項,用意在於提升沒有AVX指令運用時的頻率,來增加超頻性,因為具有AVX指定運用的軟體會讓CPU發熱量變高,因此溫度壓制上較為困難,因此增設這個選項,當有跑AVX指令的軟體就會自動降倍頻來提升穩定性,和降低發熱量,在沒有AVX指令的軟體上就能跑更高的頻率,讓超頻性更高。
Intel Optane Memory,可於Z270和H270上使用
AVX Offset Ratio提升超頻性
Intel桌面版CPU總覽,i3-7350K登場,2C4T可超頻
據了解Intel於2017年會著重超頻,首先登場的即是Intel Kabelake處理器和200系列晶片組,有16顆桌面版處理器登場,維持目前方式,僅有帶K的產品不鎖倍頻,因此玩家可以隨心所欲超頻,但是通常這兩顆價格偏高,為了讓更多玩家可以超頻,這次加入i3-7350K處理器,為雙核心四執行序可超頻版本,預設頻率來到4.2GHz,為雙核心中最高,TDP為60W,比起i7-7700K和i5-7600K的91W低上不少,但會發現該處理器與i3系列相同,不支援Intel Turbo Boost。內顯晶片皆為HD630,但頻率將有差異。常規版CPU共有七顆,TDP為51W或65Wm
型號帶T為低電壓版本,共有六顆,TDP僅35W,玩家可以在小主機或是NUC系列產品看到。如果想要嘗嘗超頻滋味的使用者,那麼i3-7350K處理器是不錯的選擇,加上核心數少,因此發熱量較低,相對的較好壓制,應該會比較好超頻些。
Intel KabyLake處理器架構圖
Z170與Z270方塊圖-可超頻、記憶體頻率提升、PCIe通道增加支援Intel Optane記憶體
Z270系列主機板CPU PCIe通道維持16條,因此可以跑1X16 /2X8 /1X8+2X4,SATA介面有六個,USB 3.0埠最高可達10個,搭配USB 2.0總共可有14個,晶片組PCIe通道數為24條,因此PCIe X4介面的儲存裝置可達3個,記憶體為雙通道,可支援DDR3/DDR4記憶體,內顯輸出支援三螢幕,并可超頻,H270、B250維持無法超頻的原則。
從以下兩張圖片來看,會發現Z270 DDR4記憶體頻率起始變為2400MHz,同樣支援DDR3記憶體,不過個人建議挑選DDR4記憶體主機板為優先。另外從晶片組出來的PCIe 3.0通道數從20條變為24條,較Z170多了4條,對於通道使用分配更靈活,不過一切還要看板子的設計,依據主機板等級而有差異,再來Z270加入Intel Rapid Storage RAID和Intel Smart Connect技術。另外大家所說的Intel的Optane記憶體需要H270和Z270主機板才有支援,先前的Z170和H170是無法使用的。
另外前面有提到Z270記憶體起始頻率為2400MHz,但若是你使用的記憶體為DDR-2133MHz,依據筆者測試,在不調整記憶體頻率的情況下裝於Z270主機板將會跑DDR4-2133MHz,這點需要注意。
Z170方塊圖
Z270方塊圖
H170與H270方塊圖-記憶體頻率提升、PCIe通道增加支援Intel Optane記憶體
H170系列主機板CPU PCIe通道維持16條,但僅能跑1X16,換句話說就是安裝第二張顯示卡就要靠晶片組通道,SATA介面六個,USB 3.0埠最高可達8個,搭配USB 2.0總共可有14個,晶片組PCIe通道數為20條,因此PCIe X4介面的儲存裝置可達2個,記憶體為雙通道,可支援DDR3/DDR4記憶體,內顯輸出支援三螢幕,無法超頻。
從以下兩張圖片來看,會發現H270 DDR4記憶體頻率起始變為2400MHz,同樣支援DDR3記憶體,不過個人建議挑選DDR4記憶體主機板為優先。另外從晶片組出來的PCIe 3.0通道數從16條變為20條,較H170多了4條。加入Intel Rapid Storage RAID和Intel Smart Connect技術。支援Intel的Optane記憶體,但H170并不支援。
另外前面有提到H270記憶體起始頻率為2400MHz,但若是你使用的記憶體為DDR-2133MHz,依據筆者測試,在不調整記憶體頻率的情況下頻率會是DDR4-2133MHz,這點需要注意。
H170方塊圖
H270方塊圖
B150與B250方塊圖-記憶體頻率提生、晶片PCIe通道數增加
B250系列主機板CPU PCIe通道維持16條,但僅能跑1X16,若是安裝其他PCI裝置要靠晶片組通道,SATA介面6個,USB 3.0埠最高可達6個,搭配USB 2.0總共可有12個,晶片組PCIe通道數為12條,因此PCIe X4介面儲存裝置支援1個,記憶體為雙通道,可支援DDR3/DDR4記憶體,內顯輸出支援三螢幕,無法超頻。
從以下兩張圖片來看,會發現H270 DDR4記憶體頻率起始變為2400MHz,同樣支援DDR3記憶體,不過個人建議挑選DDR4記憶體主機板為優先。另外從晶片組出來的PCIe 3.0通道數從8條變為12條,較B150多了4條。但不支援Intel的Optane記憶體,僅有H270和Z270支援。
另外前面有提到B250記憶體起始頻率為2400MHz,但若是你使用的記憶體為DDR-2133MHz,依據筆者測試,在不調整記憶體頻率的情況下頻率會是DDR4-2133MHz。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