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ndroid手機領域,高通驍龍一直是旗艦中的標桿。究其原因,除了高通在通訊基帶方面的專利優勢以外,自主核心架構和特有的Adreno GPU也是其有別于其他競爭對手的殺手锏。最近有關驍龍835的消息喧囂塵上,今天就帶著大家以現有資料深度剖析一下這顆旗艦處理器。
讓Intel瞪眼的工藝
在半導體領域,英特爾一直標榜引領者處理器制程工藝的潮流,無論是32nm、22nm、14nm工藝,英特爾都早于ARM處理器至少幾個季度。如今,英特爾10nm還處于難產之中,驍龍835就要用上10nm工藝了,你說英特爾郁悶不?
此次引領工藝潮流的換成了三星。早在今年10月三星就宣布實現了10nm FinFET工藝的量產。與其上一代14nm FinFET工藝相比,新工藝可以在減少高達30%的芯片尺寸的基礎上,同時實現性能提升27%或高達40%的功耗降低。
所以說,無論驍龍835最終的性能有多強,都是建立在10nm FinFET基礎之上的。隨后,臺積電的10nm工藝也將量產,英特爾得加把勁兒了,X86處理器要沒有工藝優勢,怎么在低功耗領域和ARM處理器競爭?
讓AMD郁悶的GPU
像三星、聯發科、海思麒麟,這些ARM處理器的供應商缺少GPU方面的技術積累,所以只能選擇ARM打包授權的Mali系列GPU顯示核心,或是選擇Imagination旗下的PowerVR系列GPU顯示核心。
高通驍龍牛氣的地方就是,它有自家的GPU技術,也就是咱們熟悉的Adreno,而且Adreno GPU的性能也的確很爭氣,驍龍820集成的Adreno 530,至少需要ARM Mali-T880MP12(12個計算核芯,計算核芯越多功耗和溫度越大)級別的GPU才能抗衡。
提起Adreno GPU,其實最郁悶的應該是AMD,因為Adreno原本是AMD旗下的業務,只是當初AMD不看好移動處理器的發展所以就將其賣給了高通……如果AMD能有點遠見,現在靠著Adreno GPU授權,每年也能進賬不少億美元吧。
值得友商學習的CPU
驍龍835最大的特色就是延續了驍龍82x系列的Kryo架構設計。很多人都說Krait是高通自主研發的架構,其實這里還需要一個補充,因為Kryo實際上也是高通從ARM那里要來授權,并在ARM指令集框架的基礎上優化而來。
和聯發科、海思麒麟這種簡單套用ARM Cortex-A73/A72/A53的公版架構(主要以節省冗余電路,節省多余運行代碼為主,很少涉及深度的精簡或優化)不同,高通Kryo自主架構的優勢是在當前工藝的允許情況下,盡可能挖掘出每HMz性能。
因此,我們才能看到這個現象:麒麟950、聯發科Helio X20等公版Cortex-A72處理器,在主頻相近時CPU單核性能幾乎沒有差別。而驍龍820的CPU單核性能卻能取得明顯優勢,這就是核心架構帶來的影響。
驍龍835有啥看點
如今驍龍835的消息還談不上豐富,智趣狗也只能從已知的參數幫大家解讀。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最新《移動智能終端暨智能硬件白皮書》所示,“驍龍830(實際為驍龍835)采用三星10nm FinFET 工藝,基于自研64位kyro架構并實現七模全頻LTE,最高主頻逼近3GHz”。
借助自主研發架構的優勢,驍龍820雖然CPU單核性能強悍,但由于它只有四個核心(還被分為了兩大兩小),所以CPU多核性能卻被動輒八核或十核的對手完虐。此次驍龍835升級到了八核(四大四小),多核性能自然也就值得期待了。
此外,根據微博用戶@草包科技早前的消息,驍龍835的具體編號為MSM8998,自主架構名稱為Kyro 200,GPU升級到Adreno 540,支持四通道LPDDR4X-1866內存和UFS 2.1存儲。
至于驍龍835啥時和咱們見面?等著吧,三星Galaxy S8是驍龍835的首秀(畢竟是三星提供的工藝),至于國產廠商?至少得等驍龍835產量爬坡,三星S8獨占數月之后了,靠譜的時間嘛,2017年5.1之后?
那么,你期待驍龍835嗎?
相關閱讀:
高通證實MSM8998就是驍龍835 性能比821更強
酷睿i5 4590和i5 6500哪個更值得選購 i5 4590和i5 6500性能對比以及區
驍龍625是個什么鬼?全方位了解驍龍625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