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華為麒麟960正式發布,成為目前規格最強的公版ARM架構移動SoC。
根據官方公布的跑分數據,GeekBench 4.0中,CPU多核領先A10/驍龍821/Exynos 8890,GPU曼哈頓/霸王龍離屏領先驍龍821,DDR內存性能同樣領先A10/驍龍821/Exynos 8890。
現在我們的老朋友Anand送上了核實確認后的麒麟960信息,包括很多未在官方規格表中出現的GPU頻率、ISP類型等,同時對比麒麟950。
CPU方面,A73大核的主頻是2.4GHz,A53主頻是1.8GHz,也就是比950提升4%,但不如955的2.5GHz。不過按照華為的說法,整體能效提升了15%。可能原因應該就是A73新架構,雖然名字上看似是A72的升級,但事實它屬于A17 Sophia µarch家族,A72和A57、A15是Austin µarch家族。
GPU方面,Mali-G71 MP8維持900MHz頻率,雖然和950的T880 MP4頻率一樣,但因為核心數增加,架構全新升級(代號Bifrost),華為實現了圖形處理性能180%的飆升,能效則提升20%。
內存開始支持LPDDR4-1800,比950的LPDDR4-1333速度更快。
互聯架構更新到ARM CCI-550,發布于去年10月,最大變化就是加入了嗅探過濾器(snoop filter),取代第一代大小核架構里的廣播式設計,同時與所有核心、緩存通信,因而延遲更低、擴展性更強、功耗更低(節省最多上百毫瓦)、性能更高。
編解碼方面,首次支持2160p 60FPS HEVC高清解碼,編碼支持2160p 30FPS HEVC和H.264。
相機ISP上,依然是雙14bit,預計每秒像素量會突破1000MP。
其他還有i6協處理器、UFS 2.1閃存支持、整合CDMA的全網通基帶(下行600Mbps、Cat.12)。
Anand也向華為詢問10nm的進展,但出于商業考慮,并沒有得到任何確切答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