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處理器技術方面,AMD高層一直宣稱自己的產品處于領先水平。2007年,AMD服務器產品全球業務經理莊富瑞公開表示:“AMD 2003年推出皓龍時就采用了直連架構和集成的內存控制器,而英特爾直到2009年才會推出類似的產品。在這一技術領域,其已經滯后了六年。此外,英特爾將在2008年底推出類似于AMD的真四核產品(Nehalem),它將滯后巴塞羅那至少一年?!弊罱硪晃划a品高級副總裁Randy Allen笑稱“Core i7的直連架構我們在2003年已經使用了”。
正直Core i7發布之制,AMD高調的發言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有支持AMD觀點的,當然也有反對的。正反兩方爭論非常激烈,你又會支持哪方呢?歡迎網友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正方觀點:AMD處理器早在2003年已使用直連架構,類似的架構Intel五年后才用上,AMD技術上領先五年。
反方觀點:Intel也有很多先進技術AMD是沒有的,例如同步多線程。
AMD原生四核設計與三級緩存技術領先Intel一年
AMD方面:
Phenom X4內核圖
2007年11月,AMD正式發布了全新的Phenom X4處理器,這是第一款原生四核處理器,將四個核心集中在一個晶片上,這樣核心與核心之間相互溝通的帶寬更大,延遲更小,效能大大提高。Phenom處理器二級緩存二512x4 KB,還增加了2M共享三級緩存。依然采用HT(HyperTransport)總線,規格提升到3.0,最大傳輸速度達到4000MHz。
Intel方面:
Core i7內核圖
雖然2007年Intel就推出四核心處理器Core 2 Quad系列,但這種四核處理器其實是把兩個Core 2 Duo封裝在一起,并非原生的四核設計,通過狹窄的前端總線FSB來通信,這樣的缺點是數據延遲問題比較嚴重,性能并不盡如人意。2008年底推出的Core i7才真正使用原生四核設計,采用QPI(QuickPath Interconnect)總線進行通訊,傳輸速度是FSB的5倍。而緩存方面也采用了三級內含式緩存設計,L1緩存設計和Core微架構一樣;L2采用超低延遲的設計,每個內核256KB(256x4 KB);L3采用共享式設計,容量為8MB。
小提示:關于桌面處理器使用三級緩存,AMD在10年前的K6-3時代曾經也有三級緩存,但當時的三級緩存是安裝在主板上的,效能不能與現在內嵌的三級緩存同日而語。而Intel方面,則在2003年首先推出了內嵌2M三級緩存的Pentium 4 Extreme Edition。
正方依據:AMD原生四核處理器與L3緩存設計在2007年的AMD Phenom X4便已實現,Intel在一年后推出的Core i7才實現這些技術,AMD在這方面比Intel領先一年,三級緩存的使用領先更久。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