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5G處理器方面,最常見的兩種方案是是麒麟990 5G芯片和驍龍855plus外掛X50基帶,那這兩種處理方案誰更優秀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麒麟990 5G和驍龍855 plus區別對比:
首先我們來看看麒麟990的芯片規格參數對比:
制程方面,
麒麟990 5G為7nm制程工藝,采用波長13.5nm的EUV極紫外光,波長僅有ArF的1/14,能實現更清晰的電路、更好的保真度。在僅有指甲大小的方寸之間,麒麟990 5G集成多達103億晶體管,是目前晶體管數最多、功能最完整、復雜度最高的5G SoC。
驍龍855 Plus仍然采用7nm ArF光刻工藝,以波長為193nm的準分子激光(ArF)作為光源,并且外掛的驍龍X50基帶甚至停留在2年前的10nm制程。
通信方面
麒麟990 5G將處理器和5G基帶集于一體,也是目前唯一商用的旗艦5G SoC。相比之下,高通采用"驍龍855 Plus處理器+驍龍X50基帶"的上一代5G方案,導致AP與BP之間需要有高速通信接口,并且芯片布板面積增大、功耗增高、發熱量增大。此外,驍龍855 Plus的另一弱點在于不支持SA獨立組網,只能連接速度更低、時延更高的NSA網絡。
性能方面
驍龍855將CPU頻率從2.84GHz提升至2.96GHz,將GPU頻率從585MHz提升至672MHz,換來的是Adreno GPU性能提升15%。麒麟990 5G擁有16核Mali-G76 GPU集群,創下華為手機芯片的GPU規模之最,首次在GPU純硬件性能上媲美同期驍龍8系列。
NPU方面
麒麟990 5G基于華為自研達芬奇AI架構,創新設計NPU雙大核(Ascend Lite x 2)+NPU微核(Ascend Tiny)計算架構。其中,雙大核NPU針對大算力場景實現卓越性能與能效,持續刷新端側AI的算力高點;NPU微核為業界首發的創舉,賦能超低功耗應用。驍龍則堅持GPU+DSP異構架構。得益于Adreno 640 GPU頻率提升,驍龍855 Plus相應提升AI性能,但仍然不及麒麟990。
圖像處理方面
麒麟990 5G搭載了全新的ISP5.0,提高了圖像處理的帶寬和速度,而且加入了之前只在單反上使用的BM3D降噪技術,從目前來看這是唯一一家在移動終端上支持BM3D技術的SoC。在圖像降噪方面,麒麟990 5G是要強于驍龍855+的,除了BM3D降噪技術之外,麒麟還加入了雙域聯合視頻降噪技術,用以支持更好的視頻實時降噪。
總結:麒麟990 5G采用了更先進的7nm+ EUV制程,無論是性能還是功耗上都比驍龍855 plus更強,擁更重要的是麒麟990 5G擁有驍龍855+沒有的集成的5G基帶,是用戶體驗5G的最好選擇。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