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大伙一個問題,全球首顆8核心手機處理器是誰?MT6592?非也,答案是Exynos 5410。
還記得前陣子和各位網友詳細介紹過這幾年三星Exynos平臺SoC的發展史,其中提及到Exynos 5410“假8核”頭銜的由來。當時這顆處理器工作機制十分前衛,能夠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負載開啟不同處理器核心,號稱大小核心協同工作,但是同一時間只能夠開啟大4核或者小4核群簇,并不像如今的Exynos 8890或者Exynos 7420同時開啟8顆核心。
沒想到的是,三星這種設計思路經過幾年時間雖然并沒有延續到Exynos 8890/7420上面,但是被MTK/Qualcomm/蘋果所借鑒。Qualcomm最新的旗艦處理器驍龍835(8核心)和蘋果A10 Fusion(4核心)或多或少都借鑒了這種設計思路,根據系統實時負載不同,將工作量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核心群簇之中。
簡而言之就是4+4,2+2的組合,驍龍835的8顆核心不能同時工作,蘋果A10 Fusion的4顆核心也類似。
而MTK在他們之中借鑒得最為極端,10核心設計的Helio X20/X25一共分為三個群簇,2+4+4組合,兩顆大核心主要負責3D大型游戲的運算,4顆中核心主要負責觀看高清視頻和刷微博的運算工作,4顆小核心則肩負起基礎通信時候的運算量。驍龍835和蘋果A10 Fusion都是無法全開核心,為啥沒人噴?而Helio X20/X25卻成為了眾矢之的?
讓我們先回顧歷史,MT6592才是歷史上首款能夠8核全開的手機處理器,雖然只是采用了在當時看來主打低功耗的Cortex-A7架構,但是相比Exynos 5410的“假8核”顯然更受消費者追捧。
不過MTK也是從這一代8核心處理器開始出現了“鎖核”現象。無論是32位架構的MT6592/MT6595,還是64位架構的MT6752/MT6753/Helio X10,抑或是16年Helio P10/X20/X25和MT6750,這些8核或者10核心處理器基本都出現了“鎖核”現象。
“鎖核”其實就是大部分情況下8/10核心是無法全部調用的,那官方宣傳的8/10核全開是啥意思?其實就是在個別跑分軟件運行的時候偶爾會看到。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消費者不太習慣,買了一顆8核處理器當4/6核處理器使,漸漸地,這種抵觸情緒也開始減弱。直到Helio X20/X25,部分消費者把“一核有難九核圍觀”的截圖放到網上之后,“鎖核”問題被發酵了。
眾所周知,系統監視器這款軟件會占用屏幕部分顯示區域,隨著CPU核心數目增加,占用區域自然增加。Exynos 7420或者麒麟960這些處理器能夠經常處于8核全開狀態消費者自然也就忍了,但是Helio X20/25經常有一半左右處理器處于離線狀態,消費者自然就覺得礙眼,倒不如像Exynos 5410時候那樣,雖然是8核處理器但是只顯示4顆工作核心,讓系統監視器版面更整潔。
了解完歷史,回到本文主題,究竟Helio X20是不是如部分消費者所說經常處于“一核有難九核圍觀”的狀態?接下來咱們用三款主流的手游進行測試。為了讓大伙更了解聯發科“鎖核”問題,筆者還加入了Helio P10和MT6750進行對比。分別搭載這三套SoC的手機(魅族MX6、魅藍 Note5和華為暢享6)跑陰陽師時候運行在精細畫質,跑光明大陸則運行在極佳畫質模式,至于王者榮耀,由于MT6750定位無法運行在畫質特效全開情況下,根據系統提示從而關閉了部分特效。三款手機均運行在Flyme和EMUI的性能模式。
陰陽師
Helio X20(戰斗場景)
Helio X20(日常場景)
運行陰陽師時候,無論是戰斗場景還是日常場景,Helio X20都表現出“鎖核”的情況,這和麒麟960或者Exynos 7420顯然不同。習慣了華為和三星SoC平臺的老用戶可能不太習慣,煤油們估計早已淡定應對,只要不影響流暢度和畫質也沒啥問題。其實即將是前兩年口碑不俗的MT6752也有“鎖核”現象,所以10核無法全開并不是缺點,畢竟聯發科這幾年的多核心調校方向和華為、三星并不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Helio X20雖然關閉了一半以上核心,但是并沒有極端到“一核有難九核圍觀”,相反,在戰斗場景中核心和大核心偶爾還會分擔一下運算量。
Helio P10(戰斗場景)
Helio P10(日常場景)
Helio P10則把工作量安排在4顆大核心上,4顆小核心基本保持關閉狀態,戰斗場景主頻一直維持在1.5-1.8GHz,日常場景則基本維持在1.5GHz。聯發科調校方向是希望能夠用更少CPU核心完成更多的運算量,能夠用大核心完成運算的場景不開小核心群簇,能夠用小核心搞定的場景自然關閉大核心群簇。
而華為麒麟平臺和三星Exynos平臺則希望充分調動大小核心協同工作,在8核全開情況下根據實時負載調控兩種群簇的運算量,最直觀現象就是麒麟960和Exynos 7420所有核心的主頻會不斷變化,而且跨度比較大。
MT6750(戰斗場景)
MT6750(日常場景)
MT6750運行陰陽師時候類似Helio P10,無論是戰斗還是日常場景基本只有大核心處于工作狀態。
王者榮耀
Helio X20
面對王者榮耀這款大型3D手游,Helio X20十分固定地使用著一套默認的調校算法。1顆大核心+兩顆中核心+3顆小核心的調校方式顯然比運行陰陽師時候走心。同樣沒有出現“一核有難九核圍觀”的現象,三種CPU群簇的主頻變化也十分彈性,并不是固定在某幾個數值上,能夠看到魅族和MTK對王者榮耀這款熱門手游明顯重點優化過。
Helio P10
Helio P10依然是關閉4顆小核心,但是4顆大核心經常處于全開啟狀態,主頻則徘徊在1.5-1.8GHz之間。不過開啟王者榮耀“幀率顯示”功能之后筆者發現,在畫面不太復雜、對決英雄出現不多的情況下Helio P10勉強能夠維持在20 FPS以上,一旦畫面元素十分復雜,出現了多位英雄對決時候,幀率就會急劇下降,跌破20 FPS經常發生。
MT6750
既然小核心不工作,那么MT6750應付王者榮耀必須經常4顆大核心火力全開,忙里偷閑關閉1-2顆。開啟王者榮耀內置幀率監控開關之后,MT6750偶爾就會掉到20 FPS以下。證明MT6750這套SoC運行王者榮耀還是有點吃力,而且這是在關閉了角色描邊,并且將粒子質量降低到中畫質前提下獲得的。雖然和Helio P10采用了同一套GPU方案——Mali-T860 MP2,CPU架構也是Cortex-A53,但是主頻不同以及調校方式的不同也會影響到最終游戲體驗。
光明大陸
Helio X20(戰斗場景)
Helio X20(日常場景)
運行光明大陸的時候,Helio X20至少開啟兩顆小核心,中核心和大核心偶爾就會冒泡。依然沒有出現“一核有難九核圍觀”的情況,不過經常有超過一半的核心處于關閉狀態,系統監視器版面很長但是很空洞。
Helio P10(戰斗場景)
Helio P10(日常場景)
無論是戰斗還是日常場景,Helio P10的4顆大核心基本處于1.8GHz最高主頻并且火力全開,流暢度并沒有什么問題。
MT6750(戰斗場景)
MT6750(日常場景)
面對前陣子剛上線的光明大陸,MT6750完美兼容并且特效全開,這也是筆者沒有想到的。不過實際體驗比Helio P10卡,通過系統監視器可得,在戰斗場景中MT6750開啟3-4顆大核心,日常場景則是2-3顆。這應該就是不流暢的原因,整體配置比Helio P10弱的情況下,開啟核心更少主頻也更低,自然就會影響游戲體驗。
續航和發熱
續航對比
發熱對比
順帶聊一下續航和發熱,主打低功耗的Helio P10和MT6750配合大容量電池自然不會續航崩塌。至于Helio X20的續航雖然表現平平,但是在20nm漏電率的困擾下能夠獲得這種成績也算是雖敗猶榮。
發熱上面三套平臺表現都可圈可點,MT6750分別運行完三款熱門網游之后都沒有出現超過38℃。Helio P10有兩款游戲剛好踩線。Helio X20只有一款游戲超標,另外兩款游戲溫度控制得十分好。
總結:
通讀全文,讀者們應該也發現“一核有難九核圍觀”的現象自始至終也沒有出現在任何一個實驗中。
另一方面,Helio X20的游戲體驗、續航和發熱表現并沒有傳聞所說那么不堪一擊,“高分低能”的帽子自然可以摘掉。如果只是因為“鎖核”問題吐槽Helio X20或者聯發科處理器,這顯然沒有什么意義,畢竟MTK的調校方向不像友商那種。
不過咱們還得正視問題,以16年幾套SoC為例,無論是Helio X20、Helio P10還是MT6750,GPU性能不足、Wi-Fi斷流、臺積電20nm工藝漏電率高才是致命傷。這幾年MT6595、Helio X10/X10 Turbo、Helio X25/X20的CPU表現在穩步提升,但是GPU的性能進步緩慢,唯獨MT6752(Mali-T760 MP2)算是表現得比較好的例子。期待MTK在17年的CPU和GPU搭配上更加均衡,在不影響性能情況下“鎖核”也未嘗不可。
相關閱讀:
手機處理器發熱哪家強?驍龍810芯片更熱 熱過Helio X20
聯發科Helio X25比Helio X20升級在哪?聯發科Helio X20和Helio X25處理器區別對比介紹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