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主板是連接電腦各個硬件的重要部分,就像人的身體一樣。一般來說,市面上的主板種類型號很多,而CPU和主板有必須接口一致才能兼容,另外還有不同代CPU接口一致,但主板卻不兼容的情況。因此,對于小白來說,選擇一塊適合自己CPU的主板可并不容易,萬一買回來的主板不兼容導致不能用,浪費精力浪費錢財,花錢購物的體驗極差,想了解怎么選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當然,小白裝機朋友也不用擔心,因為實際上CPU主板的選擇也很簡單,下面本文將通過簡單易懂的白話來談談怎么選擇適合的電腦主板。
先用一張圖學會區分英特爾平臺主板和AMD平臺主板:
當然,只是區分了兩個平臺的主板還是不夠的,還要看CPU和主板的兼容性:
最重要的是芯片組:英特爾和AMD這兩家公司每次發布新的CPU的時候,都會向各大主板廠家發布適配自己CPU的芯片組,意思就是說:“ 我這CPU已經做出來,你們主板廠得按照我的這個標準,做出來的主板才能用。”
先說英特爾平臺:
英特爾的芯片組有 B150、B250、B360、Z370、X299等等一大堆,別急我先給你們分分類。
芯片組也是分等級的,而開頭的這個字母就代表了芯片組的等級(也可以理解為主板的等級)。目前英特爾的芯片組有4個等級,X、Z、B、H分別適配不同的用戶。
X:是最高等級的,這類主板有2066個針腳,也就是只能用英特爾后面帶X的CPU。如i9-7960X、i7-7800X。當然這類主板和CPU價格都高的嚇人,市場很小眾。
Z:普通民用級里檔次最高的,這類主板價格也會貴一些,一般在1000左右或更高,這類主板的芯片組支持更多原生的擴展卡槽的接口,而且天生支持超頻功能,并且大多數配備RGB信仰燈。(需要CPU支持,英特爾CPU后面帶K的都支持超頻,如i3-8350K、I5-8600K、I7-8700K),當然這類主板通常也支持非常高的內存頻率。
華碩Z370主板
B:定位中低端,這類主板有很高的價格優勢,價格在500元左右,這類主板幾乎不能超頻(有特殊幾個主板能通過人工破解來進行超頻),而且僅支持最高DDR4 2666MHz的內存條,所以如果你買的CPU是不帶K的如 i3-8100;i5-8500這類不支持超頻的CPU,或者本身沒有超頻需求,B系主板是非常劃算和有性價比的選擇。
H:同樣定位中低端,售價普遍在400左右,有的甚至能賣到300元不到,同樣不支持超頻。
然后是字母后面的數字,看完這一部分之后,我們就能自己選擇合適的主板了。
我們看到這些數字基本都是三位數的:一百多,兩百多,三百多, 那么思路就已經很清晰了:
數字是一百多兩百多的是支持英特爾6代7代CPU的主板,如B150、B250芯片組支持i5-6500、i5-7500、i7-6700等。
那數字是三百多的自然就是支持現在8代CPU的主板了,如:B360芯片組支持i3-8100、i5-8500、i7-8700等。
至于后面個位和十位數上的數字,越高代表主板在同等級中越高端。
有人會問了:“那還有像H61、H81這類只有兩位數字的,怎么不說?”答:這類主板都是前幾年的型號了,現在不流行了,新裝機還用這種停產主板,那肯定是遇到奸商清庫存或賣二手了,所以就不說了。
安裝好CPU、內存、顯卡的主板平臺
說完英特爾平臺我們再說說AMD平臺。
AMD平臺的主板芯片組命名規則與英特爾類似,有X、B、A三個檔次。
X:高端系列,芯片組支持更多可以擴展的接口,可以超頻。
B:定位中端,這類芯片組的主板也能超頻,但對比X系列,高性能的接口數量要少一些,不過對普通用戶來說,幾乎沒有區別。價格在500元左右,是普通裝機用戶的性價比選擇。
A:定位低端,這類芯片組的主板不能超頻,普通用戶使用也足夠了。價格低廉,大多在500元以下。
同樣的是字母后面的三位數數字,這里我們只說說AMD的銳龍系列CPU,老式的APU我們就不說了。
AMD還是很良心的,銳龍一代、二代CPU全都支持AMD 300 400系列芯片組(400系列芯片組主板完美支持一代二代銳龍,300系列需要更新BIOS才能支持二代銳龍)。所以銳龍二代或一代的用戶買300 400系列芯片組的主板都可以,如A320、B350、X370、X470都可以。
知道要選擇哪種芯片組的主板后,我們還要看主板尺寸:
主板有幾種常見的版型 E-ATX加強型、ATX標準型、M-ATX緊湊型、MINI-ITX迷你型。
主板板型(尺寸)
E-ATX型主板屬于高性能主板,一般會有8跟內存插槽,芯片組也多為X等級的,也就是說適用于英特爾以X結尾的CPU,如i9-7960X。由于價格非常高,所以一般用戶了解一下就好了。
ATX型主板是現在用的最多的主板,俗稱“大板”。這類主板由于體型稍大,所以會有2-3根的PCle接口和M.2接口,擴展性比較豐富。至于這些接口都是干嘛用的,我會在下面的內容中展示。
M-ATX型主板比ATX要短了一些,接近正方形,俗稱“小板”。一般只有一根至多2根的PCle插槽,可擴展性稍差。
MINI-ITX型主板太小了太緊湊了,接口數量僅僅是日常剛好夠用的水平,僅適用于非常小的mini機箱。
“我們不能通過主板大小來判斷主板的好壞。大板和小板除了在接口數量上有區別外,性能相差無幾。”再加上主板并不會影響電腦性能,因此實際裝機大小板可以按照兼容性要求和喜歡來選。
主板的主要接口:
主板接口
目前,主板的重要接口主要是CPU接口(關乎兼容)、內存插槽(數量,關乎擴展)、M.2接口(這個接口最好是全速的,非全速的接口,無法滿足M.2 NVME高速固態硬盤需求,與普通SATA固態速度無異,另外Intel平臺M.2接口還可以安裝傲騰內存)、USB 3.1/3.0、千兆網卡接口等。
最后說說主板品牌:
華碩:三大板廠之一,強一線品牌。主板的BIOS界面做的超一流,簡單易懂,好用,而且功能很多。高端主板非常強,中低端主板與其他牌子拉不開差距。ROG玩家國度系列主板用料豪華,超頻能力非常強,是最高端主板的象征。
技嘉:三大板廠之一,一線主板品牌。技嘉的主板一般比較耐用。AROUS系列主板定位高端,類ROG玩家國度。
微星:三大板廠之一,一線主板品牌。微星的板子跟華碩技嘉都差不多,BIOS比華碩稍差一些,價格也低一點點。
華擎:華擎是華碩的子公司,是華碩面對中低端市場與二三線品牌競爭的品牌,在低價位中用料算是不錯的,性價比高,價格比三大廠要低一兩百塊,被稱為價格屠夫。
映泰:映泰也是臺灣的主板大廠,主板相對來說稍微低端一些,穩定性可以,價格也很低,屬于二線品牌。
七彩虹:七彩虹的品牌宣傳做的好,線下電腦城賣的好,但線上銷量有點凄慘,屬于二線主板品牌。
總結:
1.選主板先根據自己的CPU選擇英特爾或AMD平臺的主板。
2.根據自己CPU,選擇合適的芯片組。英特爾300芯片組支持8代酷睿CPU,200系列支持7代、100系列支持6代。AMD銳龍一二代選擇AMD 300或400系列芯片組。
3.選擇合適等級的芯片組主板。如果買的CPU是能超頻的,如i5-8600K,可以選Z系列的主板,如Z370。如果是i5-8500這種不能超頻的,那么選B360是最合適而且最有性價比的選擇。
4.一般用戶買ATX(大板)或M-ATX(小板)都行,如果機箱允許,還是選ATX大板比較好,畢竟多出來幾個接口以后萬一用得著了呢。
5.關于品牌,預算多了就買華碩技嘉高端的,預算少就買微星華擎,性能其實差不了多少。
6.就算同一個牌子的同一芯片組的主板,也會有多個型號,如微星b-350就有迫擊炮、大板、游戲版;技嘉會有D3HHD3D3V等,這些主板其實性能差別不大,主要區別是多幾個可擴展的插口,或者加個燈,供電模塊電容用料等,選購的時候不用發愁,可以根據預算和愛好隨便選。
7.盡量選擇天貓旗艦店或京東自營旗艦店購買。追求性價比,可以優先考慮CPU主板套餐。
CPU主板套裝
以上就是DIY裝機主板選購知識,對于小白裝機朋友來說,如果擔心CPU主板兼容問題,其實最好的辦法是購買CPU主板套餐,商家搭配好的,兼容性肯定沒問題,并且這種組合購買方式,相比單獨買CPU、主板,價格更實惠,更為值得推薦,CPU主板套餐近年來也越來越多的受到消費者歡迎。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