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個個“倒下”的品牌中,有不少是以主板為主要產品的品牌。這些品牌或許只在市場上出現過很短的一段時間,或許給消費者留下了不少精品。不管是哪一種,多少都會有網友記得。在你裝第一臺電腦的時候,可能就是選擇了這個品牌的主板。
碩泰克
說到碩泰克這個品牌,相信很多玩家都知道。作為主板界里小有名氣的品牌,碩泰克走得太快太悄無聲息。碩泰克是在1998年底開始進軍大陸市場,經過北方融華康和南方商科的精心策劃和推廣,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成為了具有相當知名度的主機板品牌。當時在市場上以強有力的性價比優勢,得到了很多學生用戶的歡迎。
至2002年,在渠道的強大推廣下,碩泰克一路飄紅,一些地區出貨量甚至超過微星、技嘉、華碩等行業巨頭。但是到了2005年,因為與渠道分歧較大,結束了長達7年的合作,在市場慣性之后開始下滑。
不少臺灣品牌在進入大陸的時候,都會明智地選擇有實力的渠道商合作共贏。但是這些廠商,在有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力之后往往都希望能夠斷奶自立,以進一步獨占利潤。而大陸殘酷的市場競爭,和臺系廠商對大陸市場的不了解往往會使這些品牌像斷奶的小孩,最后只能被餓死。而碩泰克只是這些廠商中的一個典型。
博登
提到XFX這個品牌,大家一般都會想到他的顯卡顯卡賣得很貴。在近年的主板上也能看到XFX的公版680i主板,但其實早在2001年XFX就已經有了主板品牌。經歷過2001年電腦攢機的玩家,對博登“阿傻”主板應該不會陌生。
其實,博登阿傻主板和XFX訊景一樣,都是廣州創嘉實業當年在大陸地區銷售的產品。在過去,博登主板與XFX顯卡的英文商標與國際上一樣,都統一為XFX,同時使用了統一的包裝設計。這里所說的“創嘉實業”,正是香港松景公司在內地的國內控股公司。過去,依靠優技、金彩霸、金聲霸等一堆小品牌而起家。
然而博登主板在市場上的銷售業績并沒有像他的顯卡一樣出色,當時在市場上只能算是三流品牌。畢竟推主板市場與推顯卡還是有很大不同,博登主板在市場上兜了一圈之后也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直到后來XFX推出680i主板,也沒有在市場上引起什么關注。顯卡廠商想要到主板的領地里打天下不是這么容易的。
雋星
華碩、技嘉、微星在03、04年的大陸市場上可以說是三分天下。在華碩推出第二品牌――華擎,在低端市場上成為一枝獨秀后。微星在2004年6月29日這天也發布了旗下的第二品牌――雋星。雋星,英文名稱microbrill(MBI),該品牌是由深圳市雋微科技有限公司操作,而深圳雋微則是臺灣微星科技公司在大陸的轉投資企業。
在2004年初的時候,就已經傳出微星要發布第二品牌的消息。而微星借鑒了華碩在推出華擎之前所使用的策略,堅決不承認與雋微公司及雋星品牌有任何關系。
憑借微星在市場上的地位,雋星主板的推出也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在用料和設計上與微星都有很多相識的地方,比如都采用紅色PCB。在品牌推廣的初期,雋星也的確讓不少消費者眼前一亮,加上價格實惠和經常送禮品等活動。讓雋星在市場上火了一把,而大陸的低端市場惡劣的競爭環境最后還是讓微星的第二品牌沒有發展下去。
倍嘉
在華碩和微星都推出了第二品牌的戰略后,技嘉也不示弱。在雋星品牌發布的同一天,技嘉也發布了他的第二品牌――倍嘉以及新產品。三大品牌的市場競爭,全面轉入了中低端市場。
倍嘉的英文名稱為GIGATREND,副品牌Axper,倍嘉科技股份公司是技嘉科技100%持股的企業,以追求品牌占有率而不是市場占有率為訴求。
倍嘉主板褐色的PCB讓人感覺與市面上出現的工包技嘉產品非常相似。由于是主要面對低端市場,在芯片組的選擇上主要以SIS和威盛居多。價格自然是非常接近低端用戶的消費水平。即使是有著技嘉作為保護傘,但是倍嘉和雋星一樣也逃不了退出市場的命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