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ve2ascii用法解析
2020-07-18 16:11:24
供稿:網友
native2ascii是sun java sdk提供的一個工具。用來將別的文本類文件(比如*.txt,*.ini,*.properties,*.java等等)編碼轉為Unicode編碼。為什么要進行轉碼,原因在于程序的國際化。
用法:native2ascii [-reverse] [-encoding 編碼] [輸入文件 [輸出文件]]
-[options]:表示命令開關,有兩個選項可供選擇
-reverse:將Unicode編碼轉為本地或者指定編碼,不指定編碼情況下,將轉為本地編碼。
-encoding encoding_name:轉換為指定編碼,encoding_name為編碼名稱。
[inputfile [outputfile]]
inputfile:表示輸入文件全名。
outputfile:輸出文件名。如果缺少此參數,將輸出到控制臺
native2ascii命令的用法:
只有一種類型編碼,可以說文本文件編碼和文本內容編碼指的是同一個意思。
建議理解成文本文件編碼(看第四).
結論:
1.這里說的16進制的字符是本地編碼的字符的16進制字符表示。
2.utf-8編碼(有本地字符)和ANSI編碼(有本地字符)的文件轉成ANSI編碼的本地字符的16進制字符表示是一樣的。
3.utf-8編碼(有本地字符)的文件要轉成ANSI編碼的(本地字符)的文件,要先轉成ANSI編碼的16進制字符文件,之后再轉成ANSI編碼的本地字符的文件。
4.前提是這個16進制的字符必須代表一個本地字符.
疑問:難道沒有轉換utf-8編碼的本地字符文件轉為utf-8編碼的16進制字符表示的方法?!它和ANSI編碼表示的
16進制一樣嗎?
一、把ANSI編碼的本地字符文件轉成ANSI編碼的16進制文件再轉回來。
兩步走:
1.native2ascii -encoding gbk [ANSI編碼文件,顯示ANSI本地字符] [ANSI編碼文件,即顯示ANSI本地編碼字符的十六進制字符]
2.native2ascii -reverse [ANSI編碼文件,即顯示ANSI本地編碼字符的十六進制字符] [ANSI編碼文件,即ANSI本地字符]
二、把ANSI編碼的本地字符(或16進制字符)文件轉成utf-8編碼的本地字符文件。
>native2ascii -reverse -encoding utf-8 [ANSI編碼文件,即ANSI本地字符] [UTF-8編碼文件]
>native2ascii -reverse -encoding utf-8 [ANSI編碼文件,即顯示ANSI本地編碼字符的十六進制字符] [UTF-8編碼文件]
三、把utf編碼的文件(顯示本地字符),轉成ANSI編碼的文件。
兩步走:
1.先轉成ANSI編碼的十六進制字符文件
native2ascii -encoding utf-8 [UTF-8編碼文件] [ANSI編碼文件,即顯示ANSI本地編碼字符的十六進制字符]
2.再轉成ANSI編碼的本地字符文件。
native2ascii -reverse [ANSI編碼文件,即顯示ANSI本地編碼字符的十六進制字符] [ANSI編碼文件,即ANSI本地字符]
四、如果是utf編碼的文件,有本地字符的16進制的話,想轉成ANSI編碼的本地字符表示。
用native2ascii的話是不行的.
只能用記事本把文件編碼類型另存為ANSI編碼的16進制的文件,之后執行第一步.
這個太麻煩了,能不用時就不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