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NV的千元卡已經都是“智商檢測”了,然后AMD自家的RX580 2048SP確實都各種800上下,相比之下似乎沒啥必要買560XT這張定位更低的卡啊!其實倒也不然,筆者個人用了一圈,倒是覺得這張藍寶石的RX 560XT確實是挺不錯的,它的推出本來就是來針對NV的1050Ti(似乎還比新發的GTX1650要強),然后這卡的線上價格已經降到了899甚至849,線下有時候還能看到更低的價格,性價比確實是十足。再者相比各種便宜的丐版2048SP,這張藍寶的RX 560XT在做工用料和散熱上確實有著更好的表現,對比丐版2048SP大概10%-12%的差距,更好的做工用料散熱和靜音,怎么選還是見仁見智。
前面也說到,筆者手里有當年低價入的超丐版昂達1050TI典范,對比這次的560XT,算是兩張差不多價格的顯卡,感覺對比一下似乎很好玩的樣子。話說470D也確實是一代神卡,AMD在目前大市場上確實被NV碾壓的情況下,把470D拿出來改一下便宜賣也確實是對目前千元內市場的降維打擊。言歸正傳,還是進入正文環節吧~
RX 560XT顯卡性能圖文評測:
一、開箱與圖賞
話說RX560XT這張定位千元以下市場的顯卡好像是藍寶石特供,目前筆者并沒有看到其他AIB廠商推出這張卡。
藍寶的包裝嘛……反正我不想多說,畢竟這卡定位也不高,能弄個這么大的盒子大概還算良心。配件嘛也沒啥,還是直接看顯卡本體吧……
其實藍寶近期的顯卡外形嘛,也沒什么好多說的,經典煤氣灶造型已經深入人心……雙風扇對于這張卡也是足夠了,比較遺憾的是這張顯卡沒有像自家高端卡一樣加入光污染效果。
風扇要給個好評,它的風扇搭載了第三代風扇智能啟停技術,也就是說低功耗工作的時候,顯卡的風扇是不轉的,能夠保持不錯的靜音表現。
作為入門級顯卡而言,藍寶石560XT白金版的用料還是很實在的,背后一張漂亮的金屬背板。既強化了散熱,又強化了顯卡本身的支撐性,還讓顯卡的顏值更上一層樓。
透過背板上的開孔可以看到核心的一部分電容,這張卡整體顏值還是不錯的。
作為一款就“二向箔”產品,藍寶石RX560XT需要外接8Pin供電,側面也說明這張卡的性能表現勝75w的1050Ti一籌。透過導流罩可以看到這款顯卡散熱器上的兩根熱管,在這個價位的產品上用上熱管,再加上智能啟停的雙散熱風扇,讓這款產品在散熱和靜音上的表現都很不錯。
顯示接口上,雙DP+雙HDMI也算是比較富足了,畢竟這個選擇這個價位顯卡的用戶,幾乎不會考慮2K和4K分辨率下的游戲選擇。
二、拆解
顯卡體驗嘛,肯定還是要先拆為敬的。畢竟做工啊、用料啊這種東西,拆一拆看一看才是最實在的。
這張顯卡并不難拆,擰掉一堆螺絲慢慢來就OK了,提醒大家注意一點,某顆背板上的螺絲上有火漆“封印”,大概就是拆了就無保那種,所以大家沒事最好還是別隨便拆顯卡。
藍寶石RX560XT白金版OC拆開來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的,導流罩和背板拆卸都比較方便,散熱器和PCB因為有相變硅脂,所以要加熱一下才能拿下來。
風扇有智能啟停技術,溫度不高的時候是不工作的,以達到最好的靜音效果。
散熱器用料非常的足,完全不像是千元內的顯卡——2根6mm鍍鎳熱管+焊接鍍鎳散熱鰭片+純銅導熱底座+導熱貼全覆蓋的的強大配置,絕對可以說是這個價位最頂級的散熱水平。反正隔壁NV有好多GTX1060級別甚至GTX1660顯卡都不如它強。
藍寶石560XT的PCB雖然不算長,不過用料也還不錯,電子元器件排列整齊,一眼看過去各種日系電容出沒。
供電方面,4相核心供電,輸入電容為4顆271μF16V的尼吉康固態電容,每相供電搭配1顆DRIVER驅動;再加上2相顯存供電,千元內顯卡方案而言可以說是優秀了。顯卡供電接口后方有一顆R47感值的差模電感和兩顆保險絲。再加上供電使用的是藍寶石獨家的黑鉆電感和黑金電容,核心供電使用一體式DrMOS設計,顯存供電使用1上2下的MOSFET設計,也進一步保證了顯卡的穩定性。
顯存方面,藍寶石RX 560XT用的是海力士GDDR5顆粒,單顆512MB,一共8顆,合計4GB的容量,對于1080P游戲來說顯然也是足夠了。顯存上也都有散熱帖,能夠更好的散熱。
三、上機和理論性能測試
上機測試之前先介紹一下本次體驗中陪同560XT一同出鏡的同價位競品——昂達1050Ti典范。話說這張卡當年售價799的時候確實是垃圾佬真香卡之一,雖然用了兩年之后,它還漲到了跟現在的560XT差不多一個價……然后,這應該是最便宜的1050Ti了,甚至好多1050Ti的價格還在1000元以上。
和藍寶石RX 560Xt放在一起,這張昂達的公版1050Ti確實有點寒酸,顏值且不說,目測一下也知道,大概除了本身75w的功耗不用外接供電之外,這張卡在560XT面前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下面介紹一下測試平臺,鑒于筆者只是一個一般玩家,拿不出大佬們的各種ROG,所以就只能用最普通的家常配置測試:
話說當年屯了一塊映泰的H170GT3還真沒囤錯,這款主板可以無屏蔽直接上6,7,8,9四個世代的CPU,還是有點炫酷的……i5-9400F作為一款千元左右的六核心CPU還算是比較符合家用場景,也能完全發揮出1050Ti和560XT的性能。
機電套包括散熱是酷冷全家桶,酷冷V550 Gold這款新電源還是比較值得推薦的。藍寶石RX 560XT裝在這只機箱里效果還是不錯的,要是有燈的話那就更好了。
因為江南的夏天已經悄無聲息的到來,筆者測試顯卡的這幾天晚上的室內氣溫都有25℃左右,所以機箱里總共安裝了5只散熱風扇,以保證更好的散熱。當然,靜音什么的,就全都是浮云了……
言歸正傳,進入理論性能測試部分:
筆者手里這張560XT還是很有意思的,沒有安驅動的時候系統識別為RX470,而魯大師識別為RX480。其實看到這個系統識別應該就有數了,這張卡的核心就是470和480用的Polaris 10核心,和自家的580滿血版的Polaris 20也就是馬甲而已。
數一下的話,這系列的核心,單說稍微新一些的卡就已經有RX590,RX580,RX580 2048SP,RX570和RX560XT了,早一些的RX470d,RX480之類的就更不用提了。
從GPU-Z的識別圖上,我們也可以得知,對比時下各種降價的RX580 2048SP,這款藍寶石RX560XT也僅僅是將紋理單元從128個削減到了112個,處理器從2048削減到了1792,然后再降了下GPU核心頻率,然后顯存位寬、顯存頻率都是沒有縮水的。
二者性能差基本在10%左右,可以說,規格上而言這款RX560XT基本就是看齊RX580 2048SP了,再加上它本身的散熱和做工也確實在一眾“丐版”2048SP之上,10%的性能的差距,如何選擇就是見仁見智了。至于對比隔壁的1050Ti,呵呵,35%以上的性能優勢基本就是碾壓局了。
接下來進入跑分環節,慣例從喜聞樂見的魯大師開始(上為1050Ti,下為560XT):
(1)魯大師
顯卡分數有接近40%的差距,1050ti被按在地上摩擦。
(2)Heaven Benchmark 4.0
同樣是接近碾壓的效果表現。
(3)3Dmrk Time Spy
3DMark的測試要比上面兩個專業不少了,Time Spy作為D12性能測試,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說明問題。
在D12場景下,560XT對比1050Ti的優勢進一步拉大。
(4)3Dmrk FSE
FSE測試可以說是本次測試場景中壓力最大的測試,畢竟1050ti和560XT基本都只是應對1080P場景下的顯卡,事實上并不是性能特別強的產品。
比較有意思的是,筆者在二者進行測試時錄了一段視頻,然后以同幀數轉換成GIF,大家可以對比一下:
這個幾乎就是肉眼可見的流暢度差距了……
從以上理論性能測試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在千元內這個價位上,藍寶石RX 560Xt確實是有著絕對的優勢的,對于它同價位的競爭對手,幾乎是碾壓姿態的優勢。
四、游戲體驗
作為一張獨立顯卡,藍寶石RX 560XT白金版OC的首要任務自然還是游戲了,鑒于選擇千元內顯卡的用戶絕大部分考慮的都是1080P下的游戲表現,所以筆者這次的游戲測試都是采用1080P分辨率,并沒有考慮2K,4K等使用場景。
【游戲1:Apex英雄】
鑒于幾項人氣比較高的游戲中,LOL對于硬件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一種MMORPG又都是出名的渣優化,所以游戲第一項選擇了最近突然火起來的Apex將進行測試。
游戲采用1080P分辨率,最高畫質,采用MSI AFB記錄幀數,對比為1050Ti:
平均幀率70幀對43幀。
【游戲2:CSGO】
CSGO作為FPS的元祖代表還是很有意思的,而且這款游戲是一款有名的A黑游戲,同樣配置下,N卡優化都是強過A卡的。
這款游戲雖然說優化上對RX 560XT不利,但是由于性能的優勢,仍以20幀小勝1050Ti。
【游戲3:古墓麗影暗影】
接下來進入單機游戲測試環節,相比于對顯卡要求較低的網游,單機游戲才是歷代顯卡殺手的代表。定位于千元內市場的兩款顯卡表現如何呢。
第一個測試游戲是古墓麗影12,作為一款原生自帶DX12和Benchmark的游戲,這款游戲也常常在測試中出現,筆者這里用了最高畫質和1080P分辨率,運行游戲自帶測試基準,得到以下對比:
35幀和54幀幾乎就是兩個流暢程度了。
【游戲4:殺手6】
殺手6算是一款相對比較新的游戲了,本身是對A優化,所以在這款游戲中,A卡的性能表現會更好一些。
實際上測試結果也不出所料(話說我好像忘了關幀率限制)
【游戲5:鬼泣5】
鬼泣系列可以說是我本人非常喜歡的游戲了,鬼泣5作為19年的新游戲還是有測試價值的。
因為對鬼泣的愛,這里放了兩張GIF圖。
測試場景為游戲第一幕,說實話這個差距還是有點大的。
【游戲6:孤島驚魂5】
話說FarCry是不是翻譯成孤島驚魂?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吧……這游戲下了好久,就是一直沒玩,趁這次測試拿出來練練手。測試場景用的是游戲自帶的Benchmark。
這個成績就比較有意思了,作為同價位產品,RX 560XT在最高特效下都可以完爆僅僅中特效的1050Ti,看來這個針對性優化還是有點說法的。
【游戲7:地鐵·逃離】
測試《地鐵:逃離》完全是沖著它顯卡殺手的名號,號稱1080P下也能對顯卡造成足夠壓力的游戲還是值得期待的。
筆者還是第一次玩地鐵系列游戲,然后果斷迷路了……好吧,游戲測試采用自帶Benchmark進行:
這款游戲應該是筆者這次測試的所有游戲中對硬件需求最高的一款了,高畫質下1050Ti很多地方都卡到不能玩,RX 560XT雖然略強一籌,但也就是僅僅能夠流暢游戲而已。
【游戲8:只狼·影逝二度】
最后一款游戲就用最近最火的《只狼》吧,那個字的字數出現多了都要有心理陰影了。
我本人同樣很喜歡這款游戲,就游戲本身而言,我覺得要比魂系列好玩一些,最重要的是這年頭只需要11G硬盤容量的游戲真的不多了。
測試場景為最終BOSS戰,畫質為默認高畫質,藍寶石RX 560XT在大部分場合可以維持60幀以上的流暢度,感覺還是相當不錯的。
最后附【游戲試玩視頻】一則:
其實通過一系列游戲測試,我們也可以看出,藍寶石RX 560XT白金版OC這款顯卡在千元內近乎碾壓的實力,目前特價800多的售價,相比于同價位甚至還要更貴一些的1050Ti,著實是碾壓式勝利,且不說本身就有的35%左右的性能優勢,哪怕是在不少A黑游戲中,它都有著完爆競品的游戲表現。憑借著其看齊RX570的性能,藍寶石RX 560XT對于千元以內市場著實可謂是“降維打擊了”。
【PS:近期NV發布了新卡GTX1650,目前售價普遍在1200元左右。75w的TDP,官方宣稱新卡比GTX1050Ti強出30%左右。這么看的話RX 560XT性能依然在NV新卡GTX1650以上。嗯,話止于此,性能或是功耗,怎么選卡還是在于各位看官咯!】
五、散熱噪音及功耗測試
作為對千元內顯卡市場造成“降維打擊”的產品,藍寶石RX 560XT的性能著實是過硬,可謂是完爆1050Ti。當然筆者手里這張不用外接供電的1050Ti也還是有唯一的優勢的——功耗,畢竟不插電撐死了也就75w而已。至于散熱和噪音嘛……其實還不如這張藍寶石的RX 560XT,233。
言歸正傳,最后的測試就是散熱功耗和噪音了。
首先進行烤機:
室溫27℃,采用FurMark和AIDA64雙烤,機箱散熱風扇共五個(風道配置并不合理,五只風扇全是抽風)。烤機20分鐘基本穩定在72℃,對于目前江南的室溫來說還算是比較友好了(前陣子玩朋友的丐版RX580 2048SP,動不懂就熱到85℃、86℃,風扇哄哄響也是傷不起)。
同時采用功耗插頭測量功耗:
此時整機功耗為309W左右,然后再看AIDA單烤CPU+FPU功耗:
此時整機功耗大約133W左右,這么估算一下的話,這張卡本身的功耗可能有170w左右(至少肯定是150w向上的)。相比于隔壁GTX1050Ti和GTX1650大概會高出接近100w左右。
最后附上一組噪音,也是整個測試中最尷尬的數據:
待機噪音和烤雞噪音是一模一樣的!2333!大概是機箱里五只全速運行的散熱風扇實在是太吵了,完全蓋過了水冷和顯卡風扇的聲音,導致待機和烤雞居然一樣吵,實在是萬萬沒想到!
其實呢,顯卡散熱風扇本身在很多時候,根本就是不轉的……智能啟停技術真的是個好東西,現在顯卡CPU和電源都有這技術,整機都可以愉快的Fanless了。
六、體驗總結
其實看了這么多數據,已經這張藍寶石RX 560XT白金版的表現大家應該都心中有數了。作為一代神卡RX 470D的更新款產品,RX 560XT的性能無疑是把現階段任何競品按在地上摩擦,雖然說因為是大核心下放緣故,本身功耗表現相對一般,但是其也有著不錯的散熱和做工,自帶自動啟停的讓它在一眾丐版RX580 2048SP面前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總的來說,這張發力線下,線上價格也很不錯的新卡其實是千元內非常好的選擇。
話說近來NV的力道是比較猛,圖靈家族缺個1650Ti就算部署完畢,這也一定程度上對AMD產生了鞭策作用吧,近來RX 560XT,RX580 2048SP和RX590三款顯卡的更新,雖然都有點新瓶裝舊酒的意思,但也確實用不錯的性價比給用戶帶來了優質的選擇。用來秀實力的Radeon VII業已發布,我們也可以期待一下NAVI架構的產品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