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8月20日,NVIDIA在科隆游戲展上發布了全新一代RTX 20系列顯卡,全新的Turing”圖靈“架構除了可觀的性能提升之外,還帶來了可以大幅度提升游戲畫質的實時光線追蹤技術(RTX)和大幅度優化高分辨率下游戲運行效率同時完成抗鋸齒作業的“深度學習超采樣”(DLSS)技術。而落實到實際產品,黃仁勛除了拿出新一代的旗艦RTX 2080Ti和次旗艦RTX 2080之外,還一起發布了全新的中端主力顯卡RTX 2070。隨著兩款高端顯卡的相繼解禁和上市銷售,RTX 2070也將在今晚迎來評測的解禁和首發銷售。我們也提前拿到了來自映眾的RTX 2070黑金至尊。RTX 2070是否能夠不負眾望,撐起未來至少一年里NVIDIA在中端顯卡市場的一片天空呢?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RTX 2070規格一覽
RTX 2070使用12nm工藝制造的TU104-350 GPU核心,共2304個CUDA單元,約為RTX 2080Ti的53%。負責光線追蹤的RT Cores 達到36個,負責DLSS計算的Tenser Cores達到 288個。顯存方面使用了與RTX 2080相同的8GB GDDR6顯存,等效頻率達到14000MHZ,位寬256bit,耕升RTX 2070炫光的標準Boost頻率達到1620MHz。TDP方面則只有175W。當然售價方面相比RTX 2080Ti和RTX 2080而言也要親民許多。
核心架構解析
RTX 2070和兩位“老大哥”一樣也采用了全新一代的“圖靈"架構,同樣也支持了全新的RTX實時光線追蹤和DLSS深度學習超采樣技術。
RTX 2070所使用的TU106顯示核心
完整的TU102核心
通過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出來,RTX 2070所使用的TU106顯示核心事實上是在完整TU102的基礎上減半的結果,僅有36個SM單元,除顯存位寬外幾乎所有的規格都是TU102核心的一半。這與Pascal架構的GTX 1070所所使用的GP104為GP102一般的策略保持一致。
每一組SM單元中都配備了一個RT Core,以及兩兩成對的TENSOR Cores。可以看出,至少表面上來看上這一代FP32和INT32單元所占據的晶體管比例其實相對不那么高。從底層來看,這的確是近12年來GPU核心架構變化最大的一代產品。
把目光聚焦到Tensor Core本身,圖靈架構的Tensor Core相對于Pascal上搭載的相同結構的最大變化就是將處理方式從2D平面升級到了3D,這意味著效率將以指數級增長。
GDDR6顯存是基于前一代產品GDDR5X的繼續優化產物,通過提升頻率到7000MHz(等效14000MHz)將帶寬提升到了14Gbps的水平,同時降低了40%的串擾。雖然性能仍然不能與HBM相比,但勝在成本低,良率高,可以持續大規模供貨,不會出現顯存供貨影響顯卡銷售的隱患。
光線追蹤與實時光線追蹤
傳統的光柵化渲染其實將一個3D圖形的幾何信息轉變為一個個柵格組成的2D圖像的過程,可以理解為在這個3D圖形的每個點都包含有顏色、深度以及紋理數據,經過一系列計算變換后,將其轉換為2D圖像的像素,進而呈現在顯示設備上。更多的是一種基于作者認為“這里應該有這個”的創作性質的圖形渲染方式,一定以上來說就是已知結果并把結果寫出來,而并不能知道這個結果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