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AMD發布新一代RADEON RX VEGA64顯卡的日子,在此之前我們先說點題外話——上周五NVIDIA發布了截至7月30日的最新季度財報,當季營收22.3億美元,游戲GPU業務貢獻了11.9億美元,同比增長52%。對比之下,AMD前不久的Q2財報中,營收12.2億美元,但這是包括CPU、GPU、GPU及主機訂單在內的全部營收,與NVIDIA差距早已被大大拉開了。
不論是營收還是盈利,NVIDIA這幾年的日子可比AMD滋潤多了,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AMD缺少拳頭產品,處理器和顯卡兩個產品線皆是如此。好在今年AMD緩過勁來,推出了Ryzen系列高性能處理器,在顯卡市場上也陸續發布了多款VEGA 64新品,現在發布的則是游戲玩家最關注的RX VEGA64游戲卡。
RX VEGA64好事多磨,這卡從去年就開始傳即將發布,直到今天總算是走完全部過程,使得AMD時隔兩年之后再次推出高性能顯卡,填補了RX 400/500系列顯卡的市場空白。除此之外,RX VEGA64顯卡還是首個面向消費級市場搭載HBM 2顯存的顯卡,就如上一次AMD在Fury顯卡上首先商業化HBM顯存一樣,AMD在顯卡技術上又一次做了先行者。
等了這么長時間,RX VEGA64顯卡的最終表現如何呢?想必大家期待已久,今天我們的評測將為玩家揭開RX VEGA64系列顯卡的神秘面紗,首先來看看AMD在VEGA64架構上都做了哪些改進吧。
1、VEGA架構:GCN架構大改
自HD 7970顯卡首先應用GCN架構以來,AMD五年來的顯卡一直在GCN基礎上改進,到現在的RX 400/500系列顯卡為止已經有四代GCN架構了,而VEGA顯卡是GCN 5.0架構,而按照AMD官方說法,這也是GCN架構五年來最大的一次改進,引入了很多新技術,提高了架構效率及性能,改善了功耗。
從GCN架構問世以來,AMD在該架構的設計上就保持了相似的設計,其運算單元被稱為Compute Unit,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U單元,每組CU單元包含64個SIMD單元,比如RX 480/580顯卡是36組單元,總計2304個流處理器,上代旗艦Fury系列的Fiji核心是64組CU單元,總計4096個流處理器單元,而VEGA64也是64組CU單元,流處理器單元也是40-96個,總規模沒提升,但VEGA64架構CU單元改進頗多,而且使用更先進的14nm LPP工藝制造,能效比Fiji的28nm工藝大幅提升。
具體的改架構進方面,比如現在的VEGA64 CU單元支持FP16半精度運算了,雙倍于FP32單精度性能,在AI、機器學習等不需要太高精度的場合中性能可以翻倍提升。此外,VEGA64架構還大幅提升了L2緩存到4MB,幾何、像素引擎也做了全新改進,具體就不一一列舉了。
VEGA HBM2顯存及HBCC緩存主控
除了GCN 5.0架構大改之外,VEGA顯卡另一個引人注目的新技術就是HBM 2顯存。大家可能還記得2年Fury X顯卡發布時所用的HBM顯存技術一樣,這種新型顯存不僅帶寬遠高于當時的高端卡,而且極大地節約了PCB面積,號稱減少95%的PCB占用面積,使得AMD推出了不足20厘米的旗艦卡,后面更是有奇跡般的15厘米長R9 NANO顯卡。
如果說上代Fury顯卡還有什么不足,那就是4GB總容量有點捉襟見肘,不過在VEGA顯卡上,AMD配備的容量達到了8GB,專業卡市場上則是16GB,容量上不再有遺憾。
VEGA顯卡所用的HBM 2顯存容量、頻率、能耗皆有明顯提升,其速率從HBM時代的1Gbps(數據頻率)提升到了2Gbps,HBM單顆顯存容量才1GB,HBM2堆棧容量則達到了前代的4-8倍,AMD使用的就是4GB版。
不過與上代HBM顯存相比,AMD在VEGA上的堆棧方式有所改變,從之前的4顆堆棧減少到了2顆堆棧,等效位寬從4096bit降至2048bit,而目前的HBM 2顯存頻率還達不到預期的2Gbps,所以折抵下來VEGA顯卡的帶寬不升反降,從上代的512GB/s降至484GB/s。
對于這個問題,AMD早前表示帶寬有所下降并不會影響VEGA顯卡性能,從我們測試的經驗來看確實如此,這點帶寬確實不會對游戲性能有顯著影響,但對AMD來說,減少一半的HBM 2顯存則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及難度,畢竟目前的HBM 2產能還是不夠多,制造工藝也相對復雜,這種新型顯存在產能上是無法跟主流的GDDR5內存相比的。
除了HBM 2顯存之外,AMD在VEGA架構上還設計了異構內存架構及HBCC(High Bandwidth Cache Controller)高帶寬緩存主控,后者是一種革命性的顯存架構,可以把顯卡內存作為系統內存的最后一級緩存來使用,最高支持512TB虛擬尋址空間。
HBCC到底有什么用呢?除了用于專業市場幫助3D設計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它還可以用于游戲中,《殺出重圍··:人類分裂》已經支持HBCC,AMD之前演示過HBCC的作用,游戲性能最高可以提升50%,最低幀也明顯改善。
不過HBCC內存要想發揮優勢,需要開發商做出針對性優化,目前支持的游戲還比較少,尚待AMD大力推動,而在驅動程序中HBCC默認也是關閉的,需要手動啟用。
VEGA架構其他新技術:最完整的DX12支持
除了上述的新架構、新顯存之外,VEGA顯卡上還有其他新技術值得說說,第一個就是DX12支持,之前因為不能完整支持DX12.1而被NVIDIA的Pascal顯卡奚落,不過VEGA64完美復仇了,AMD稱之為目前最完整的DX12.1支持,即便是在每個可選的技術中,VEGA64也往往能支持到T3級別,領先于Pascal的T1-T2級別。
顯示技術支持:最新HDR及FresSync 2
在顯示技術上,VEGA64顯卡相比目前的Polaris架構也有了更新,支持HDMI 2.0b、DP 1.4接口不說,分辨率可以上到8K 60Hz,并且支持最新的HDR。
值得一提的是,AMD今年初推出了FreeSync 2技術,在原技術基礎上增加支持了HDR及LFC低幀率補償,VEGA64顯卡也不例外,它還在所有DP及HDMI接口上實現了HDCP 2.2及FreeSync支持。
與之對應的是,AMD在國內還會有捆綁促銷,會贈送三星C32HG70QQC 31.5寸量子點顯示器等產品的專屬代金券。
●VEGA64顯卡規格參數對比:HBM2顯存帶寬爆炸!
水冷版
風冷版
由于是相同的核心,所以水冷版和風冷版除了核心頻率以外,其他參數都是相同的。
當然了,這最新版的GPU-Z現在還有一大堆VEGA參數都讀不出來,要等下一版才行了。
RX VEGA 參數大對比 | ||||
顯卡 | RX VEGA64 水冷版 | RX VEGA64 | RX VEGA56 | RX 480 |
架構 | Vega(GCN 5.0) | Vega(GCN 5.0) | Vega(GCN 5.0) | Polaris(GCN 4.0) |
核心型號 | Vega10 | Vega10 | Vega10 | Ellesmere XT |
晶體管數 | 125億 | 125億 | 125億 | 57億 |
制程工藝 | 14納米 | 14納米 | 14納米 | 14納米 |
流處理器 | 4096 | 4096 | 3584 | 2304 |
紋理單元 | 256 | 256 | 224 | 144 |
ROPs | 64 | 64 | 64 | 32 |
浮點運算 | 13.7TFLOPS | 12.66TFLOPS | 10.5TFLOPS | 5.8TFLOPS |
顯存容量 | 8GB | 8GB | 8GB | 8GB |
顯存類型 | HBM2 | HBM2 | HBM2 | GDDR5 |
顯存位寬 | 2048bit | 2048bit | 2048bit | 256bit |
顯存帶寬 | 484GB/s | 484GB/s | 410GB/s | 224GB/s |
核心頻率 | 1406-1677MHz | 1247-1546MHz | 1156-1471MHz | 970-1266MHz |
顯存頻率 | 1890MHz | 1890MHz | 1600MHz | 8000MHz |
TDP | 345W | 295W | 210W | 150W |
外接供電 | 8+8Pin | 8+8Pin | unknown | 8Pin |
參數點評:VEGA顯卡除了VEGA64以外,還有一個VEGA56的型號,理論上是由相同的VEGA核心屏蔽而來,所以規格參數會稍微低一檔。
VEGA64的流處理器數量極大地增加,到4096個,紋理單元則是256個,比GTX1080的160要多了。首次使用了HBM2顯存,顯存位寬為2048bit(HBM1是4096bit),但是HBM2的顯存頻率則提升為1890MHz(HBM1為1000MHz),顯存帶寬就是HBM2顯存的強項了,高達484GB/s(GTX1080為320GB/s)。而浮點運算次數也是單芯A卡之最,高達13.7T,礦工有沒有很興奮?紙面數據非常給力,性能是值得期待的。
再來看看功耗,水冷版、風冷版功耗分別為345W、295W,一點都不低,需知道GTX1080Ti的功耗也才250W,所以如果性能不達到GTX1080Ti的話,那這就有點虛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