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支持HDCP需要什么條件?
2020-07-19 19:08:02
供稿:網友
一個完整的HDTV系統方案包括片源獲得、解碼、輸出顯示三個部分,包括N卡和A卡基本已經突破了HDTV只能依賴處理器解碼的瓶頸,在顯卡核心集成的HDTV加速電路能夠在目前的主流系統實現流暢的HDTV 三種格式的解碼加速(替代解碼工作中工序中的幾個,只能說是解碼加速,如果能讓CPU完全脫離參與就是完全的硬解碼了)。但是解碼只是系統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就必然被HDCP卡住脖子了。要解決這個難題,此前對應HDCP的顯卡需要加裝Silicon Image、TI等廠商的控制芯片。總的來說,支持HDCP的顯卡需要符合4個條件:
顯卡的EEPROM大小可以調整;
EEPROM內容可以擦寫;
GPU支持即時視頻數據編碼;
廠商從HDCP協會購買了許可。
在電腦平臺上受到HDCP技術保護的數據內容在輸出時會由操作系統中的COPP驅動(認證輸出保護協議)首先驗證顯卡BIOS,只有合法的BIOS才能實現內容輸出,隨后好要認證顯示設備的40位密鑰,只有符合HDCP要求的設備才可以最終顯示顯卡傳送來的內容。
注:ATMEL 89C51屬于HDCP密鑰芯片一種,是一顆三級加密4K的PEROM,其功能和處理能力很強并擁有獨立的緩存,多用于單片機,此處主要用來存儲HDCP保護密鑰,供HDMI轉換芯片調用!
如果軟件和硬件其中之一不支持HDCP,那么我們就無法讀取數字內容。由于下一代的藍光和HD-DVD都將執行HDCP標準,因此未來如果你希望在1980*1080的分辨率下觀看電影,那么系統必須支持HDCP。反之,如果不支持的話,那么你只能獲得1/4的分辨率。如果真的是這樣的情況,那么即便是高解析精度的視頻源都可能在“模糊”的分辨率下勉強播放。(注意:HDMI內嵌HDCP內容保護機制,因此支持HDMI接口的顯卡也可以支持HDCP。)Microsoft已經反復強調,支持Vista的顯示設備和驅動必須支持HDCP,而目前ATI、NVIDIA也一直為實現這個條件而努力。
雖然很久以前NVIDIA就宣稱已經完成了對應的BIOS設計,并且他們的顯卡從GeForce FX開始就已經“HDCP Compliant”,不過并沒有真正實現以HDCP的支持----此前,即便是GF7系列往往也需要搭配第三方芯片才能實現對HDCP的支持。不過,這個情況有所改變-----目前已經在最新的GF71核心中真正引入對HDCP的支持,比如最新的GF7900GS、GF7950GT、GF7950GX2都已經HDCP的支持。
所有支持HDPC的新版G73都加上-H作區別-----具有“-H”編號的核心可以支持HDCP。核心支持HDCP僅僅是必要條件,除了核心代號中有“-H”之外,顯卡還必須扳載一顆HDCP密鑰芯片才能夠完全支持HDCP-----此類顯卡在PCB背面集成一顆授權ROM芯片。
一顆ROM芯片的成本微不足道(部分顯卡可以將HDCP Key寫入BIOS之中),但是廠商要為產品打上HDCP的Logo,則需要支付高達15000美元的認證費用,因此成本增加不少!不過,NVIDIA宣稱未來引入80nm制程后,GPU將會直接整合視頻數據編碼處理引擎,從而能夠大幅降低廠商生產HDCP顯卡的成本。相對于NVIDIA,ATI在HDCP進前道路上似乎要更領先一些。比如ATI在發布Radeon X1000系列顯卡時就已經為HDCP作好準備,這個系列的產品不再需要加裝第三方廠商的芯片,而是通過AVIVO平臺實現支持----此前ATI已經明確標明了“HDCP Ready”。同時,ATI已經在RV560、RV570、RV55芯片集成HDMI模塊來直接實現對HDCP的支持。(注意:此前的X1000系列也需要第三方芯片才能實現對HDMI的支持,比如藍寶石推了的X1600PRO HDMI顯卡。
需要說明的是,通過HDCP認證的產品會帶有“HDCP Ready”字樣,或者帶有“HDCP Ready”標簽。由于此類顯卡需要在硬件層面解決,所以說如果買來一快顯卡不支持HDCP-HDMI,那么以后也不可能會支持,除非更換顯卡。由于沒有HDMI接口就不能很好的兼容數字高清顯示設備,因此在新一代顯卡的產品上面,ATI和NVIDIA已經非常重視HDCP-HD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