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存儲的壽命受數據寫入的頻率影響。頻繁的數據寫入到閃存區域,將加快閃存失效。重要的是要意識到,損耗平衡只能保證閃存單元同步磨損,沒有什么能使閃存單元接受比之前更長的寫入周期。正如我們所討論的“Flash SSD現在是可靠的”,基本上有三種類型的閃存:單層單元(SLC),多層單元(MLC)和企業級MLC(eMLC)。這三種閃存類型的主要區別就在于可以處理多少寫入周期,MLC額定5,000道,eMLC大約30,000而SLC為100,000。由于沒有專職人員對他們的存儲系統跟蹤記錄,因此多數廠商將這個數值延長多年。
關于閃存壽命或耐力最大的隱憂就是數據來回不斷的寫入設備。這樣做最好例子是緩存和自動分層技術。數據存儲在基本機械磁盤驅動器層次上并不斷的分析,當數據變得活躍時,將它提升到固態層或緩存。從刷新頻率上看,這可能意味著固態存儲可以一天不斷刷新多次。在數據中轉頻率非常高的環境中,固態存儲的磨損可能比你想象得更快。
自動分層和緩存如何提升數據存取效率?增加數據活躍性并保持活躍度(從只讀的角度),你可以真實的感受到內存的存儲性能。例如,僅僅一個文件被訪問一次不足以促進數據速度。這是固態硬盤靜態分層將超過自動分層的一個優勢。你可以鎖定這些你希望留在這層的數據,而不用擔心這些數據在工作中來回存取移動。將來我們會專門討論在自動分層和緩存系統中,這些技術如何挑戰快速分層。
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供應商得到更多固態存儲壽命,至少看上去可以。供應商增加固態存儲預期壽命,存儲系統提供更多的內存單元到固態存儲。通常約為 25%至30%的額外容量被分配到固態存儲。他將提供更多的單元用來數據寫入。幫助垃圾收集過程,隨著單元損耗,有助驅動器繼續提供存儲容量。除此之外,供應商想增加閃存壽命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想辦法減少實際寫入驅動器的數據。這需要使用基于RAM的緩存寫入技術,比如壓縮和重復數據刪除。另一種技術只使用固態存儲,這將減少與存儲層之間的來回移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