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小视频在线观看_中文黄色一级片_久久久成人精品_成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浪潮_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首頁 > 硬件 > 硬盤 > 正文

硬盤光驅跳線設置方法[很詳細的解說]

2020-07-21 19:27:50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一、設置硬盤跳線的方法

    掛接雙硬盤前,首先要設置好硬盤跳線,硬盤的跳線方法可參考硬盤說明書,不同的硬盤,跳線方法一般也不同。如果一根IDE數據線上只接唯一的一個IDE設備(例如硬盤、光驅、ZIP或MO等),就不需要對這個唯一的IDE設備設置跳線,系統會自動識別這個IDE設備(例如硬盤)的身份。
    一般都是將性能好的新硬盤(第一硬盤)設為主盤MA(Master Device)接在第一個IDE接口(Primary IDE Connector)上。至于舊硬盤(第二硬盤),有幾種接法:
    兩個硬盤接在同一根硬盤數據線上,則第二硬盤應設為從盤SL(Slave Device)。第二硬盤接在第二個IDE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該接口的數據線上只有一個硬盤,也沒接光驅,那么,第二硬盤就不用跳線;如果這根數據線上還掛有光驅,一般將第二硬盤和光驅的其中一個設為Master Device,另一個設為Slave Device,這由你自己決定。

 二、選擇CS跳線區分主次盤

    你可別忘了,在硬盤或光驅上,除了MA、SL跳線外,還有一個CS(Cable Select,電纜選擇)跳線。如果跳線選擇為CS有效,該IDE設備的主、從身份就由硬盤數據線決定。
    一般來說,連接在硬盤數據線中間插頭上的盤是主盤,連接在硬盤數據線末端插頭上的盤是從盤。但是,光有CS跳線還不行,還需要對普通的40芯硬盤數據線進行改造,即:從帶顏色的一邊數起,把在兩個主、從盤插頭之間的第28根線切斷,注意一定不要切斷其它線,這樣就可以配合CS跳線作為一條專用硬盤數據線。當需要交換主、從盤身份時,只要把這條硬盤數據線接硬盤的兩個插頭對調一下即可,而不必把硬盤拆卸下來重新跳線。
    這對于雙硬盤接在同一根數據線上、需要變換硬盤主、從設置的朋友來說,是很方便的。

 三、避免“盤符交錯”的措施

    安裝雙硬盤,不能不說“盤符交錯”問題。什么是“盤符交錯”呢?舉個例子吧。假設你的第一硬盤原來有C、D、E三個分區,分別標記為C1、D1、E1,第二硬盤有C、D兩個分區,分別標記為C2、D2。一般情況下,安裝雙硬盤后,硬盤分區的順序將為C-C1,D-C2,E-D1,F-E1,G-D2,你看,原來第一硬盤的D、E分區變成了E、F盤,在C、E盤之間嵌入了第二硬盤的C分區,這就是“盤符交錯”。“盤符交錯”會引起安裝雙硬盤以前原有的軟件、鏈接等因路徑錯誤而無法正常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避免“盤符交錯”。

 措施1、屏蔽法
  對于兩塊都有主分區的硬盤來說,可在BIOS設置中將主硬盤設置為AUTO,將從硬盤設置為None。在Windows或Linux系統中就會按IDE接口的先后順序依次分配盤符,從而避免“盤符交錯”,而且也不會破壞硬盤數據。
    這樣做的好處還有,如果在兩塊硬盤的主DOS分區分別裝有不同的操作系統,可以通過改變CMOS設置激活其中的一個硬盤,屏蔽另一個硬盤,從而啟動相應的操作系統。缺點是:在純DOS就是在單一的DOS模式下將無法找到在BIOS中屏蔽掉的硬盤,也就無法對其進行讀寫操作了。

 措施2、分區法
   只在第一硬盤上建立主DOS分區(當然還可以有其它邏輯分區),而將第二硬盤全部劃分為擴展分區,然后再在其中劃分邏輯分區,就可以徹底避免“盤符交錯”了。
    當然,對第二硬盤分區前,要備份好你的數據!可以先用方法1安裝好雙硬盤,再把重要數據備份到第一硬盤上,最后對第二硬盤重新分區。

     請注意硬盤分為IDE硬盤和SATA硬盤,跳線是有區別的。

IDE硬盤跳線:

    硬盤跳線分三種設置:master(主盤)、slave(從盤)、cable select(根據在數據線上的位置決定主從)。

    一個IDE接口最多可以接兩個IDE設備,這就是說,一般的PC你要想接的硬盤數最多也只能是4個;一個IDE接口能夠通過一根數據線同時掛上兩個硬盤,這就有了跳線問題,為了區分這兩個硬盤,必須要給他們做上“標記”,我們能夠直接操作的那就是跳線;一般在硬盤體上面都有說明,跳線要如何設置才能夠讓系統正常啟動;
    如果是系統硬盤的話當然要把它設置成Master模式,即把它當作主硬盤,一般也把它接到第一個IDE接口上,當然接到第二個IDE接口上也不會出現什么嚴重問題,只是可能每次系統會彈出選擇框要你選擇從哪個盤啟動;所以這個習慣上一般是先把第一個IDE接口的位置占滿之后再掛到第二個IDE接口上,另外一個習慣就是光驅一般接到第二個IDE接口上。所以現在我們假設第一個IDE接口上已經接了一個跳線設為Master模式的硬盤,你現在還想在這個接口上通過同一根數據線再接一個硬盤的話,那么你必須要把這個后來掛上去的硬盤的跳線設為Slave模式,即從盤模式。如果你把兩個都設為Master的話,系統肯定不能啟動!
    那么第二個IDE接口你也要掛兩個硬盤的話,不管其中一個硬盤是不是系統盤,你都要把他們的主從分開,依照上面的設置行事;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主板一般都有主從硬盤自動選擇功能(98年以前的主板可能沒有這種功能),所以你只要把你所要掛到機器上所有的硬盤的跳線設置為cable select(根據在數據線上的位置決定主從)就可以了!

 SATA硬盤跳線:

    兩塊ST盤,無主從之分,直接把跳線都拔掉即可,如果是不同牌子的盤且要接在同一條數據線上的話,主從跳法在硬盤標上能找到,數據線那邊是這樣的“遠主近從” 。

 案例分析一:安裝硬盤之前是否進行設置

問:安裝硬盤之前是否要對硬盤主從盤的跳線進行設置?

    武林網答:硬盤制造廠商在硬盤出廠時一般就已經將跳線設置在了主盤(即Master)位置上了,所以如果您只裝一個硬盤,則無需進行跳線設置(如果將光驅與硬盤掛接在同一條數據線上,應設置光驅為從盤)。如果您將兩塊硬盤同時連接在一根數據線上,則應該根據需要將其中一塊硬盤后面的主從盤跳線設置為從盤。一般來說,在硬盤表面上會有硬盤跳線設置圖,或者在硬盤主從跳線器邊上會有Master(主)、Slave(從)及CableSelect(線纜自動選擇)的標識。您可以參考這些信息,對硬盤進行相應的跳線設置。如果沒有這些信息,也只能是查閱相關用戶手冊或者到廠商的官方網站上查找該款硬盤的跳線方法即可!

 案例分析二:串行硬盤如何設置主從盤

問:最近購買了塊酷魚7200.10的250G硬盤,為什么這款串行硬盤還有跳線呢?我的主板有兩個IDE接口,我可否分別接兩個光驅,且都設為主盤?

    武林網答:希捷7200.10 250G SATA2硬盤的跳線并不是主盤從盤跳線,而是切換SATA 150和SATA 300的跳線。這個跳線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雖然理論上SATA 150和SATA 300可以互相兼容,但是事實上某些只支持SATA 150的南橋或者第三方芯片卻不能很好地識別SATA 300硬盤,這時就可以通過硬盤的跳線將其接口強制設定為SATA 150,設備就可以正常地使用了。至于光驅和硬盤的接法,兩個光驅分別接在兩組IDE接口上是沒有問題的,跳線怎么設都可以。SATA硬盤不存在著主盤和從盤的說法,您只要在BIOS中把第一啟動項設置為掛載硬盤的SATA接口便可。

 光驅跳線

    光驅跳線與硬盤跳線很類似,其跳線位置多在光驅后面,數據線接口和電源線接口之間,如光驅后面跳線圖。一般只有Master、Slave、Cable Select三種,很少有其它情況,各個品牌的光驅幾乎都是這樣,相對來說很是規范,使得設置比較簡單。
    小提示:如果光驅和硬盤共用一根IDE數據線,光驅跳線通常選擇為Slave,硬盤則設為Master。如果光驅是獨立連接的IDE線,則可以大大方方地跳成Master。

 PATA硬盤和SATA硬盤以及光驅之間的組合主從關系

(1)雙PATA硬盤+1個光驅
    建議將容量大、速度快的硬盤設置為主盤,接在IDE 1接口的數據線上;將另外一個硬盤設置為主盤,光驅設置為從盤,兩者一起接在IDE 2接口的數據線上。
    小提示:系統啟動時搜索啟動盤的順序是先IDE 1,后IDE 2。將高速硬盤設置成主盤接在IDE 1上作為系統盤,可以提高系統的性能。

 (2)雙PATA硬盤+雙光驅
    與上面的連接方式相似,建議在IDE 1上除了接那個高速硬盤作為主盤外,再接一個光驅(從盤)。同時IDE 2上也是一個硬盤加一個光驅。

小注:
    從上面的主從關系規劃可以看出,不論是雙PATA硬盤加一個光驅,還是雙PATA硬盤加兩個光驅,硬盤都是“主盤”,光驅都是“從盤”。因此,必須將硬盤及光驅的跳線按此要求進行設置。在IDE設備的跳線設置中,一般用“Master”表示“主盤”,“Slave”表示“從盤”。硬盤出廠時一般默認就是“主盤”,而光驅出廠時的跳線一般默認是“從盤”。在安裝硬盤與光驅時,要仔細查看該設備的主/從盤的跳線設置。
    然后進入BIOS查看硬盤是否工作正常了:啟動電腦,進入BIOS中的“Standard CMOS Setup”(標準CMOS設定)。將硬盤的“Type(類型)”和“Mode(模式)”設為“Auto”,讓BIOS自動檢測硬盤。也可以通過主菜單中的“IDE HDD Auto Detection”選項來自動檢測硬盤。如今的主板都具備自動檢測功能,只要沒有物理故障,一般都能檢測出來,此時就可以看到BIOS中4個IDE端口上的設備了。
    (小提示:如果電腦檢測不到硬盤,或者檢測硬盤時死機,請考慮以下幾種情況:硬盤跳線錯誤;數據線連接錯誤;沒插電源線;主板BIOS不支持大硬盤;前面幾種情況比較容易解決,至于BIOS不支持大硬盤,可以采用升級BIOS的方法解決。當然,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件來跳過主板BIOS限制,各硬盤生產商都免費提供)

 (3)1個PATA硬盤+1個SATA硬盤+1個光驅
    將SATA硬盤的數據線連接到主板的“SATA1”接口中;將PATA硬盤與光驅通過一根IDE數據線連接起來,其中PATA硬盤的跳線設置為“主盤”,并連接到數據線的“Master”端,將光驅的跳線設置為“從盤”,并連接到數據線的“Slave”端,最后將這根IDE數據線連接到主板的“IDE2”接口中。
    將所有硬盤及光驅的數據線按上述方法連接好之后,接下來啟動電腦進入BIOS,選擇并進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設置窗口,然后進入“OnChip IDE Device”設置畫面。在該畫面中,除了將“IDE HDD Block Mode”、“On-Chip Primary PCI IDE”、“On-Chip Secondary PCI IDE”三個選項設置為“Enabled”外,其他8個選項全部設置為“Auto”。
    再將光標移動到窗口下方的“On-Chip Serial ATA”選項上按回車鍵,然后在彈出的窗口中選中“Combined Mode”后按回車鍵;最后將光標移動到“Serial ATA Port0 Mode”上按回車鍵,在彈出的窗口中選中“Primary Master”并回車。此時“On-Chip Serial ATA”和“Serial ATA Port0 Mode”選項的設置分別為“Combined Mode”和“Primary Master”。
    按“F10”鍵保存BIOS設置,重新啟動電腦后,再次進入BIOS的“Standard CMOS Features”窗口就會發現,SATA硬盤占據了“IDE Channel 0 Master”通道,而PATA硬盤則占據了“IDE Channel 1 Master”通道,光驅占據“IDE Channel 1 Slave”通道。
    小提示:經過以上設置后,SATA硬盤的優先級比PATA硬盤的高,建議將操作系統安裝在SATA硬盤上(此時在DOS下SATA硬盤的第一個分區是“C”盤)。如果不想將SATA硬盤作為系統盤,而想把操作系統安裝在PATA硬盤上,則可以在BIOS中將PATA硬盤的啟動優先級提高:進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窗口,選擇“Hard Disk Boot Priority”并進入硬盤啟動優先順序設置窗口。在該窗口中,默認是SATA硬盤排在PATA硬盤的前面,此時可以選中PATA硬盤,然后按“Page Up”鍵,使PATA硬盤排在SATA硬盤的前面。最后保存BIOS設置并重新啟動電腦,這樣PATA硬盤的第一個分區在DOS下便成了“C”盤。

 (4)1個PATA硬盤+1個SATA硬盤+2個光驅
    將SATA硬盤的數據線連接到主板的“SATA1”接口中;將PATA硬盤設置為“從盤”,然后用1根IDE數據線將它連接到主板的“IDE1”接口上;將兩個光驅分別設置為“主盤”和“從盤”,然后利用一根IDE數據線將這兩個光驅連接到主板的“IDE2”接口上.注意,在連接硬盤及光驅的時候,要注意數據線端口的選擇。
    設備安裝好以后也要到BIOS中進行設置,具體設置方法和前面“1個PATA硬盤+1個SATA硬盤+1個光驅”的設置方法大同小異。不同的地方是“On-Chip Serial ATA”選項和“Serial ATA Port0 Mode”選項的設置,其中前者應設置為“Enhanced Mode”,后者須設置為“SATA0 Master”。
    保存BIOS設置并重新啟動電腦,再次進入BIOS的“Standard CMOS Features”窗口就會發現,此時共有6個IDE設備通道,其中PATA硬盤占據了“IDE Channel 0 Slave”通道,而兩個光驅分別占據了“IDE Channel 1 Master”與“IDE Channel 1 Slave”通道,SATA硬盤占據了“IDE Channel 2 Master”通道.
    經過以上設置后,PATA硬盤的優先級比SATA硬盤的高。如果想把SATA硬盤作為第一啟動盤,則可以在“Hard Disk Boot Priority”窗口中將SATA硬盤排在PATA硬盤的前面。
    此外,在設置“On-Chip Serial ATA Setting”選項時,也可以將“On-Chip Serial ATA”設置為“Auto”,由主板自動根據設備的多少及連接位置來選擇SATA工作模式。

 注:
PATA硬盤
    也稱并行硬盤。它采用的是稱為Ultra ATA/DMA的并行總線接口(俗稱IDE接口),目前主流的并行ATA硬盤僅支持ATA/100和ATA/133兩種數據傳輸規范,外部傳輸速率最高能達到100MB/s或133MB/s。

 SATA硬盤
    也稱串行硬盤。由于改用線路相互之間干擾較小的串行線路進行信號傳輸,SATA硬盤數據傳輸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因此相比原來的并行傳輸方式,SATA的工作頻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目前的SATA 1.0標準工作頻率為150MB/s,未來的SATA 2.0和3.0可提升到300MB/s和600MB/s。

 附:

cable select (簡稱CS)=====電纜選擇當硬盤的跳線設置成“Cable Select”時,硬盤的主從關系將由其連接到數據線上的位置而決定
Limits drive capacity to 32 Gbytes======限制磁盤使用32G       
Limit capacity of 32GB=====限制容量為32GB
Master or Single drive=====表示設置硬盤為主盤或該通道上只單獨連接一個硬盤,即該硬盤獨占一個IDE通道,這個通道上不能有從盤
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表示存在一個主盤,而從盤是不與ATA接口硬盤兼容的硬盤,這包括老式的不支持DMA33的硬盤或SCSI接口硬盤
master w/slave present======表示當前盤為主盤,同時存在從盤
cs Enabled======CS Enabled為自動設置跳線位
無跳線======表示當前硬盤為從盤
cap limit=====這個跳線是針對老主板的,有的主板不支持大容量硬盤,有的甚至不可以超過20G的硬盤,所以這個跳線是讓主板開機的時候只識別C盤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1区2区在线观看 |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一级黄色毛片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演员表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免费 |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 | 亚洲人成网站在e线播放 | 久久成人福利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久av亚洲男天堂 | 国产成人精品区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精久 | 黄色网址在线视频 | 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视屏免费看 | 亚洲91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av | 麻豆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毛片视频 | 欧美一级在线免费 | 天天黄色片 |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 欧美一级黄视频 | 色诱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99精品视频 | 成年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羞羞答答tv| 免费观看一级欧美大 | 九九精品视频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牛 | 成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不卡一区二区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欧洲精品久久久久69精品 | cosplay裸体福利写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