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方法開啟SATA2硬盤NCQ功能
2020-07-21 19:29:35
供稿:網友
編者按:
SATA2硬盤如今已經十分普及,但是您真的用好SATA2硬盤了么?相比SATA硬盤而言多出來一個2又代表什么呢?怎樣才能發會它的優勢呢?本文,將詳細向您介紹SATA2硬盤的優勢以及如何才能讓您的SATA2硬盤發揮應有的性能。
如今在選購電腦硬盤時,相信絕大部分朋友都會將最終的選擇落到采用SATA接口的產品上。的確,近年來無論是從硬盤還是從主板的發展來看,SATA基本上已經取代了傳統的IDE接口。相比傳統的IDE接口,SATA接口不僅體積更小,而且速度更快。是我們現在購買配件時的好選擇。但是你對SATA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
了解SATA2和NCQ
SATA接口從上市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兩次更新,目前最新的規范當屬SATARev.2.5也就是俗稱的SATA 2。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在市場上買到采用這種接口的硬盤產品了,賣家在對其宣傳時大多會將重點宣傳在高達300MB/s的接口速率。如此速率相比老一代SATA接口而言足足提高了一倍,但請大家注意:實際上新接口產品在性能提升上并沒有達到翻倍的效果。硬盤性能主要取決于內部傳輸機制的提升,目前硬盤內部傳輸速率還達不到與接口速率等同的程度。在實際應用中,盡管SATA2硬盤的性能有所提升,但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優越。
除了在接口速度上的提高外,SATA2還引入了一項提高硬盤性能的技術――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隊列)。在高負荷下,NCQ技術可以保證硬盤的性能和穩定性。當用戶的應用程序發送多條指令到用戶的硬盤時,NCQ硬盤可以優化完成這些指令的順序,從而降低機械負荷,最終達到提升性能、延長硬盤壽命的目的。
正如上面所說,NCQ技術更像是超線程技術,它在單任務中表現不怎么樣,但是在多任務環境下可以明顯體會到對性能的提升作用,當需要處理的任務比較繁重時,如在高性能工作站、網絡服務器、多媒體服務器等工作環境中,NCQ才會真正發揮其作用。當然,在日常的應用中,比如系統啟動到文件拷貝,NCQ都能發揮一定的作用。經過專業測試,采用NCQ技術的硬盤在性能方面的提升約為7%。
目前市場上SATA2硬盤已經很容易買到,它們也全部采用了NCQ技術。而在主板上,絕大部分的新款主板也同樣可以支持NCQ技術。不過,要看主板具體是否支持NCQ,還需要用戶進入到BIOS中查看在SATA模式下,主板是否支持AHCI規格,或者是否支持SATA的Native規格。只有主板能夠支持AHCI規格或Native規格時,我們才能說主機從硬件角度正式支持NCQ技術,此時SATA硬盤將采用原生方式工作以支持NCQ。
如果我們預先在BIOS中將SATA模式設置為STANDARD?IDE來安裝操作系統的話,那么在后期切換到AHCI后將無法進入操作系統,因為系統無法正確識別硬盤。反過來,在AHCI模式下安裝操作系統,卻可以在BIOS中自由切換AHCI于STANDARD?IDE兩種模式,以開啟或關閉NCQ功能。另外,啟用NCQ功能之前最好確保自己硬盤分區格式為NTFS,因為在FAT32格式下啟用NCQ將會導致系統運行緩慢。
目前幾乎所有主板的SATA模式在缺省設置下都是STANDARD?IDE,所以很多玩家都已經在該模式下安裝了WINDOWS?XP。此時,你不能直接將STANDARD?IDE改成AHCI,否則會在WINDOWS?XP啟動時出現藍屏。
多方法多系統實戰NCQ
如果我們采購的硬盤支持NCQ,我們又應該如何安裝好SATA2硬盤,進而感受到SATA2給我們帶來的性能提升呢?下面就讓我們分幾種情況來說一下。
1、 安裝WINDOWS XP時直接安裝
在多種修改辦法中,這種方法最直接也最簡單。不過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采用這種方法開啟NCQ時,用戶需要重新安裝系統,而且主機還要具備軟驅。此類用戶在用WINDOWS XP時,要在安裝界面剛剛出現時按F6鍵。在隨后彈出的磁盤控制器驅動選擇界面里,用戶將支持NCQ技術的南橋驅動軟盤放入軟驅中并按S鍵進行選擇。經過這一步驟后,WINDOWS XP便可自動安裝好NCQ的驅動程序。
2、在已經安裝好WINDOWS XP的情況下安裝NCQ
此類用戶數量群龐大,由于在安裝WINDOWS XP之初并沒有想到安裝NCQ,或因為沒有軟驅而沒有加載相關的驅動。不過這也不要緊,只要用戶通過以下的步驟,就可以在不重新安裝系統的前提下將NCQ技術開啟。
首先,用戶需要去官方網站上下載驅動器控制器對應的驅動程序(如果主板自帶了這一功能的話,應該會隨機附帶一張驅動軟盤)。由于下載的驅動都是軟盤鏡像文件(后綴名稱為IMA),所以我們還必須下載WinImage來幫忙。根據提示,我們將IMA鏡像中的驅動文件解壓縮到本地硬盤的一個文件夾中。
接下來,用戶需要從THINKPAD網站下載INTEL?MATRIX?STORAGE?DRIVER。或許是已經考慮到了如今采用軟驅的用戶越來越少,以及很多朋友忽略了在安裝系統之初會安裝控制器驅動的問題,THINKPAD特意設計了這款軟件來幫助大家進行安裝NCQ。(79IM05WW.EXE的下載地址http://www-307.ibm.com/pc/support/site.wss/document.do?lndocid=MIGR-62909)
執行下載的“79IM05WW.EXE”文件后,軟件會解壓至指定目錄,默認為C:/DRIVERS/WIN/IMSM。打開PREPARE目錄下的IMSM_PRE.INF文件,將ICH7M的AHCI設備編號“27C5”替換成自己主板的AHCI設備編號后保存關閉(注意有多處地方,一定都要給替換掉),最后雙擊執行文件INSTALL.CMD重啟計算機。
AHCI設備編號
ICH7R:27C1、
ICH6R:2652、
ICH7R/DH:27C1、
ICH7M:27C5、
ICH8:很遺憾,不支持AHCI,等Vista出來,就能直接支持了
ICH8R/DH:2821
再次啟動系統之前,用戶需要進入BIOS將里面STANDARD?IDE改成AHCI。這次進入WINDOWS XP,便不會再出現之前的藍屏狀況。啟動后,系統會提示找到新硬件并且要求用戶安裝驅動程序。這時,用戶只要將驅動指向到之前WinImage解壓縮IMA的位置后,系統便會開始自動安裝驅動。裝好以后,系統將再次提示用戶重新啟動計算機。重新進入系統,我們通過系統設備管理器就可以看到這里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在安裝驅動之后,我們就可以安裝Intel的IMSM(Intel?Matrix?Storage?Manager)。IMSN(Intel矩陣儲存技術),此項技術的最大特色在于提供了“性能、安全和經濟”合一的RAID模式,并能夠有效提升硬盤系統的性能。此驅動能夠支持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隊列)即我們經常提起的NCQ技術、熱插拔技術、電源管理功能等等。此款驅動具體支持芯片型號如下:ICH8R、ICH8DH、ICH7MR、ICH7M、ICH7R、ICH7DH、ICH6R、ICH6M。
至此,我們便已經成功地在不重新安裝操作系統的前提下開啟了NCQ功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專業的硬盤測試軟件對開啟NCQ情況下的磁盤性能進行測試,通過測試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開啟NCQ后硬盤的性能提高約為7%。而在存儲時間以及持續傳輸速率上卻要有明顯的提高,這對于經常進行硬盤讀寫工作的朋友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3、采用VISTA系統的用戶
VISTA是微軟開發多年所得的一款堪稱完美的操作系統,它內置的驅動程序幾乎涵蓋了我們時下所看到的所有硬件產品,這里面當然包括對NCQ的支持。換句話說,如果您安裝了VISTA,那就不用考慮準備軟驅或者手動更改驅動的問題了。
但是在實際使用VISTA時我們會發現,目前INTEL芯片組驅動還無法順利地在VISTA上進行安裝。這里我們建議大家將下載好的驅動解壓縮在本地文件夾,然后通過更新驅動程序的方法來為主板手動安裝由Intel提供的驅動程序,其中要包括驅動器控制器部分。需要說明的是,在手動更新好驅動程序后,系統會要求用戶重新啟動系統,并在重新啟動后要求用戶重新激活VITSA。為此,建議大家在安裝好VISTA系統后先不要進行激活,待手動更新好驅動后再進行激活,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節省本身就很珍貴的激活次數。
總結
作為SATA2硬盤的重要特性之一,NCQ的出現對于系統的多進程操作會帶來很大幫助。如果您已經具備了使用SATA2和NCQ的相關條件,那就趕快行動起來,不要讓這本屬于你的性能提升白白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