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硬盤混合分區經驗
2020-07-21 19:34:37
供稿:網友
內存價格飚升,真后悔沒有在600元就可以買128兆的時候為自己
的機器擴一下容。現在內存價格貴,而硬盤價格由于IBM的一路壓價,
屢創新低。于是吸取內存的教訓,在國慶節前以1120元的價格買了一
塊Maxtor DiamondPlus(即金鉆)10.2G的硬盤。7200轉、2MB緩存、
DMA66,一個字──爽!希望以后的價格走勢證明現在買大硬盤是明智
的。上帝保佑,阿門!
用上這塊硬盤的爽勁就不多說了,因為只要你也買一塊,一樣可
能體會到。我在這里只想和大家分享一樣我在給這塊硬盤分區的過程
中學到的和了解到的東西。其實對于老手來說,我在這里介紹的內容
自己試一下就可以了解,我在這里寫下這些只是希望讓大家少走些彎
路,也對得起我在分區時花費的三個小時。
用超過8.4GB硬盤首先要主板BIOS支持,因為磁盤的柱面
(cylinder)數已經超過了1024,好在大多數在1997年下半年及以后
出的BIOS都支持大于8.4GB的硬盤,所以讓主板認大硬盤很容易辦到。
即使主板不認,還有MaxBlaster等軟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然后就是操作系統的支持了。微軟從Windows 95 OSR2即俗稱的
Windows97開始就支持大于8.4GB的硬盤容量,因為從這個操作系統
起,引入了新的FAT32文件系統。
如果你是個不愿意在折騰機器上花太多時間的用戶(菜鳥?懶
蟲?),大硬盤的分區就非常簡單,用Windows 95 OSR2或Windows 98
的FDISK給硬盤分一兩個區,裝上操作系統就完事了。可是我想有不少
用戶和我一樣,對硬盤的分區已經有了很高的要求,而且還熱衷于使
用Ghost和Partition Magic等真正必備的磁盤工具,于是問題就來
了。先看看我對硬盤分區的要求是什么。
首先我要有一個1GB左右的主分區用于放置操作系統和所有軟件,
而且這個分區要采用FAT16,其次我還要有一個1GB左右的第二隱含主
分區(用Partition Magic制作)用于放置第二套操作系統和相應軟
件以用于做試驗(兩個分區之間的切換用Partition Magic帶的pqboot
實現)。然后我要有兩三個不大于2GB的FAT16分區分別用于存放用戶
文件、各種安裝文件、用Ghost對C分區進行的完整備份和各種游戲。
不過既然用了超過8.4GB的大硬盤,FAT32是避免不了的,但我只打算
將FAT32用于放置一些零碎的東西。
你問我什么不用更為先進的FAT32,原因有二:一、大多數情況
下FAT16比FAT32快,有時還快很多;二、FAT32的軟件兼容性不如
FAT16,我有時免不了還要回到DOS 6.22去重溫一下舊夢。
方針已經確定,我就開始用FDISK和Partition Magic開始分區,
幾經嘗試才發現其中的道道:
首先,跨越8.4GB容量屏障以及其后的分區必須是FAT32,其次,
用FDISK分的區不是全都是FAT16就全都是FAT32,要用Partition
Magic才能實現FAT16與FAT32的同時使用,第三,即使最新版的
PartitionMagic 4.0對某些大容量硬盤(如我的DiamondPlus
91024U4)也存在兼容問題,即看不見硬盤的最后一個柱面,造成無法
操作整個硬盤,最后,從5.1版起Ghost也才能正確識別象我的這個
Maxtor硬盤。
于是我的辦法是這樣的:首先用FDISK的FAT16方式(在啟動FDISK
時回答N)創建一個1GB的主分區(Primary Partition),不建立擴
展分區(Extended Partition)。退出重啟后用Partition Magic建
立一個1GB的隱含的第二主分區。退出重啟再次進入FDISK,用FAT32
方式(在啟動FDISK時回答Y)將剩下容量設為擴展分區,然后依次建
立邏輯分區,第一、二個為2GB,剩下的為第三個邏輯分區,但最后
一個邏輯分區必須空出硬盤的最后一個柱面,即必須留出7MB左右的
空間以繞過Partition Magic的兼容性問題。最后再次重啟進入PartitionMagic將兩個2GB的邏輯分區轉換為FAT16。
至此我的分區工作全部完成,C為FAT16 1GB,隱含的第二C為
FAT161GB,D為FAT16 2GB,E為FAT16 2GB,F為外FAT32 4GB。用FDISK
和Ghost5.1可以看到還有7MB的容量未用,而Partition Magic則看不
出。雖然浪費了7MB,但對于10G來說沒有什么,而且我估計Partition
Magic在以后的版本中會象Ghost一樣糾正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