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機三燈閃爍處理方法
在控制面板上一起按住墨水鍵和進紙鍵然后開機,開機后3秒鐘時,就立刻把進紙鍵的手松開,這時墨水鍵的手還按著大約10秒后就出現三燈再閃,這時可以把手放開,這樣就能把ROM清好,主板就OK了。這一操作的作用是將廢墨計數器清零。此外,還可以通過調整程序達到這一目的。
如果兩年前遇到這種三燈閃故障全部都換主板,到了后來就進一步修主板,現在只是在控制面板按幾下就OK,這說明修打印機要有經驗,耐心才能把故障排除。
打印頭電纜斷線故障分析
打印頭電纜一般都采用塑料柔性帶狀電纜。這種電纜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折痕,一種是插在打印頭插座一端的電纜,隨著打印頭的插拔次數增多,在折痕處就會發生斷裂(修理時需將打印頭拆下);
另一種是隨著打印時間的增加,打印電纜的中間部分很容易在字車移動過程中被磨損或產生折痕。若將電纜上的絕緣層磨掉,會使打印針驅動信號與打印機機架短路,導致打印機主控電路故障;若打印電纜折痕處斷裂則會使打印針驅動信號開路,引起對應的打印針不出針打印,致使打印字符/漢字缺點少劃。
電纜的這兩種故障可以用萬用表檢查。方法是將萬用表的兩根表筆分別搭在電纜兩端的對應線上,量其電阻是否為零,必要時還要在折痕處作彎曲試驗,觀察萬用表上的阻值有無變化。在確診有斷線后,用相同機型的打印頭電纜更換即可。切記電纜的斷裂處不能用焊接的方法處理,因為這樣會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信號短路法處理,嚴重時將導致信號對地短路,引起打印機的主控電路產生故障。
在打印頭電纜出現折痕,但末折斷時,可采取預防措施,避免信號線折斷。其方法是:先截一段長約1.5cm的粘膠帶,隨后將一條長約o,5cm、寬度與粘膠帶寬度相同的薄紙片貼到膠帶的中部,以避免膠帶中部與電纜粘在一起。然后使電纜在折痕處微微向外彎曲,讓紙片對正折痕,將膠帶貼到電纜上。
這樣,膠帶片產生的拉力就會始終迫使電纜在折痕處微微向外彎曲,從而使電纜在折痕處產生一個向外的合適張力,這樣可以可*地避免打印頭在打印過程中向右運動致使電纜在折痕處產生折卷,防止打印頭電纜中信號線的折斷
打印頭與打印輥的間隙偏離
打印機長期使用之后由于擊打、振動的原因;或在對打印機維修之后(打印機的字車機構被拆開修理或清洗),打印頭與打印輥之間間隙會發生變化。若間隙過小,打印針沖擊過大,易造成打印頭斷針或打印太濃甚至于成墨團(一般稱之為"棕色帶");若間隙過大,打印針從導向板伸出較長,也容易造成斷針。同時,所要打印字符/漢字的字跡太淡。因此要定期檢查并調整(特別是在修理過字車機構之后)打印頭與打印輥之間的間隙。
打印頭與打印輥的間隙是打印機的一個重要參數。若有偏離,輕者影響打印效果,重者會造成斷針,用戶應重視定期檢查調整。
(1)一種通用的"間隙"調整方法
1) 將裝在打印頭上色帶盒取下。 2)打開打印機機殼并拆下字車架的固定螺絲將機架中裝有打印頭調節桿的一端抬起。
3)松開打印頭調節桿的固定螺帽(調節桿用螺帽安裝在帶偏心的字車滑桿螺栓上,有的打印機用的是螺絲),將打印頭調節桿撥至第二檔(一般是薄紙位置),在打印頭與打印輥之間插入4層打印紙(約0.23-0.27mm厚),轉動字車滑桿(注意保持調節桿始終在第二檔),使插入的4層紙能抽動但略有一點摩擦力。這時,分別在打印輥的左、中、右位置進行調整,待均勻后,再將調節桿的固定螺帽上緊即可。
(4)LQ-1600K,LQ-2500和LQ-800/1000打印機"間隙"調整方法
先將打印頭卸下,取掉色帶導片后,再將打印頭裝回字車,用螺絲刀的刀口插入字車導軸的埋頭孔內,左、右轉動以調整打印頭與打印輥的間隙,使其滿足規定值
激打清零EPL-5600:
Item+1+Continue+On Line+開機
EPL-5700:
按切換鍵+操作繼續鍵+聯機鍵+開機
EPL-5700L:
操作同EPL-1220(參見1220圖示)
EPL-5800:
按切換鍵+操作繼續鍵+聯機鍵+開機
EPL-5800L:
驅動 + 屬性→可選設定值 Alt + Ctrl + Shift + W + 鼠標左鍵
EPL-5900&EPL-6100:
按住Start/Stop + Job Cancel + Information + 電源,直到聯機和錯誤指示燈同時亮.
EPL-5900L&EPL-6100L:
1、 計算機中選擇打印機“屬性”中的“可選設定值”項;
2、 時按住鍵盤的ALT+CTRL+SHIFT+“W”鍵,然后用鼠標點擊屏幕中“可選設定值”項的任意空白區域,參考EPL-1220圖示;
3、 屏幕出現是否進行EEPROM初始化的對話框,選擇“YES“,操作完成。
EPL-6200L:
同上。
EPL-1210:
聯機 + 繼續 + 主菜單 + ON
EPL-1220:
1、計算機中選擇打印機“屬性”中的“可選設定值”項;
2、同時按住鍵盤的ALT+CTRL+SHIFT+“W”鍵,然后用點擊鼠標左鍵,
屏幕出現是否進行EEPROM初始的對話框,選擇“YES“,操作完成。
EPL-1610K
聯機 + 操作繼續 + 主菜單 + 開機
EPL-N2000K
按On Line + Continue + Menu鍵開機
EPL-N2010
聯機 + 操作繼續 + 主菜單 + 開機
EPL-N2120
聯機 + 繼續 + 菜單 + 電源
EPL-8600K
按On Line + Continue + Menu鍵開機直到“FORMAT=EPL8600K”出現
EPL-9000K
按On Line + Continue + Menu鍵開機直到“FORMAT=EPL8600K”出現
ALC2000:
on line + continue + menu selection
C8000:
聯機 + 繼續 + 主菜單 + on
C8200:
聯機 + 繼續 + 主菜單 + on
噴打清零COLOR
切換 + 字體 + 進/退紙 + 暫停+電源
COLOR II
切換+暫停+進紙+彩清洗+電源
COLOR 300
進紙+清洗+電源, 再按清洗10秒
COLOR 400/440/460
進紙燈閃幾秒后,按
1、 進/退紙清EEPROM
2、 清洗10秒,清廢墨計數器
COLOR 500
進紙 + 黑頭清洗 + 彩頭清洗 + on ,再按進紙鍵3秒
COLOR 600/640/66O/670
進紙+清洗+電源 缺紙燈閃5秒后,再按
1、進/退紙清EEPROM及timer IC
2、清洗10秒,清廢墨計數器
COLOR 800/850
初始化:進紙+黑頭清洗+彩頭清洗+ON,松手再按彩頭清洗10秒
COLOR 1520K
切換+進/退紙+換行/換頁+微調↑+ 電源
COLOR 3000
暫停 + 換行/換頁 + 微調↓ + 電源
SP870/1270
進/退紙 + 清洗 + on 然后按
1、 /退紙清EEPROM及timer IC
2、 清洗10秒,清廢墨計數器
SP 950:
Paper + Roll paper + on 1. Paper (EEPROM)
SP 2100/2200
Paper + Roll paper + on 1. Paper (EEPROM)
MJ-510
進/退紙 + 清洗 + on 松手后再按進/退紙10秒至進紙燈和缺墨燈閃
MJ-850
切換 + 暫停 + 電源, 再按進/退紙至省墨燈與暫停燈閃爍
再按切換
MJ-1000
切換 + 省墨/壓縮 + 進/退紙 + 暫停 + 電源
MJ-1500K/K+
切換+微調↓+暫停+換行/換頁+ON
針打清零
LQ-300k+
換行/換頁+進紙/退紙+暫停+電源
LX-300+
換行/換頁+進紙/退紙+暫停+電源
LQ-580K:
換行/換頁+進退紙+暫停+電源.
LQ-630K:
清EEPROM:換行/換頁+進退紙+暫停+電源.
設置: 進紙/退紙 + 暫停 + 電源
鍵盤鎖定: 換行/換頁 + 暫停 + 5秒以上,響二聲。
解鎖: 進紙/退紙 + 換行/換頁 + on.
LQ-670K:
高速+切紙+電源
LQ-680K :
換行/換頁+進紙/退紙+暫停+電源
LQ-1600K3/K3+,2600K
字體+切紙+電源
LQ-1600K4/K4+
字體+切紙+電源
LQ-2600K
字體 + 切紙 + 電源
DLQ-1000K:
Line Feed + Form Feed + Micro Adjust↓ + 電源
DLQ-3000K:
清EEPROM:Selec Type + Paper Select + Pause + 電源
DLQ-3500K:
LF/FF + Load/Eject + Pause + 電源
epson1600K3針的排列
1)結構:LQ-1600K與LQ-1900K打印頭均為雙層針排列結構,針分長、短兩種規格,各l2根。
2)排列: 打印頭24根針分奇偶雙列,如圖1所示。其中長針為:2,6,10,14,18,22,3,7,11,l 5,19,23;短針為:4,8,12,l 6,20,24,l,5,9,l3。
換針方法:
首先用打印頭故障測試程序檢查出哪幾號針出現故障,然后取下色帶盒,翻開打印頭鎖定夾,從兩邊捏住打印頭散熱片(即外殼),向上提起打印頭可以看到連著兩根柔性扁平電纜,拔去電纜便可拿出打印頭。用酒精棉球擦洗打印頭前面的墨污,查看一下是否有缺針情況。
若是斷針,則需要進行換針。換針時要準備好工具,主要有鑷子、刀片、金剛挫、鋼尺、油石和打印頭專用夾具(一種專門用于拆卸打印頭散熱片的工具)。用專用夾具退下散熱片,可以看到好幾層結構。
將頭部朝下,松開定位爪,取下最上面的后銅蓋,便可以看到環形分布的12根長針,從測試結果區分出斷針是長針還是短針,然后數出所斷長針的位置,用鑷子取出放在一邊;如果還有短針斷針,則繼續取出所有長針,再用刀片沿中間的黃色銅墊片下方分開,露出12根短針,用同樣方法取出斷針。繼而取下一根好針(取長針或短針視所換斷針而定),用鋼尺精確測量該針的長度,將新針按所量的尺寸,用金鋼挫磨好(注意將針的頭部毛刺磨去)后,再從原位置插入,換好后用手指輕壓12根針的尾部,使針頭從前面探出,此時,應看到1號針和24號針位有針露出,而且各列針與針之間應間隔一孔,若有位置插錯,必須重新調整。同時,當手指放開后各針都能立即收針,保證各針出針暢通。
只有在確認短針全部到位后,才可以安裝長針。在合上銅座之前還要使每針的定位銷入槽,將長針層定位孔合上,檢查沒有縫隙便可安裝長針了。長針只須照著對應孔位置插下去,長針自尾部到探出頭,要經過幾道導向槽,最上邊的槽孔是很容易穿下去的。第二道孔稍微難一些,只要穿過去,針就能順勢而下,很容易到達所在位置。用拇指壓住銜鐵,針應露出1mm,表示換上去的針是好的。全部插好后,壓上后銅蓋,應無縫隙,裝好三腳定位爪,套上散熱片,即可上機打印測試。
2.打印針線圈故障
由于打印頭出針動作是依賴于打印針驅動線圈通電后產生磁場,吸合或釋放銜鐵而控制打印針的進退。若針驅動線圈燒斷(開路),則相應的打印針就不出針,因而造成打印缺點少劃;若針驅動線圈短路(擊穿),有可能會使整個打印機不工作。
打印針驅動線圈正常與否,一般用萬用表的R×1擋測量其直流電阻的方法進行鑒別。幾種常用打印機的打印頭針驅動線圈的直流電阻值參見表1。下面以LQ1600K打印機為例為大家介紹一下更換線圈的方法。
更換線圈時應按照固定的線圈對應關系(如圖4)找到壞線圈,用小刀切斷粘結在線圈架上的明膠,再用鑷子和電烙鐵取出線圈。拆下壞線圈時要注意不要將相鄰的好線圈碰壞,裝線圈時應注意線圈的引腳不要和鐵殼相碰。最后用明膠固定好線圈。
打印頭修好后,按照拆卸時的逆順序將打印頭恢復。打印針和線圈維修完后,先不要急于開機,如果打印頭中有線圈損壞,則需要檢查打印機內的驅動三極管V1-V24是否正常,24個驅動三極管的外圍電路完全一樣,所以,在正常情況下測每只三極管的靜態在線參數是很接近的。在打印機斷電的情況下,用萬用表測量各驅動管的b-e、c-e之間的電阻,就能判斷驅動管是否有問題。如果驅動管中有損壞,仍會燒壞驅動線圈。
LQ-1600K
29土2
LQ-1600K II
約42
LQ-180OK
約42
LQ-1900K
約15
DLQ-2000K
約16
LQ-800/1000
47土10%
LQ-2500
24土10%
LX-800
19.2土10%
EPSON噴墨打印機維修談
隨著電腦市場的降價,電腦已成為更多人可以接受的工具,很多家庭級的打印機也展現電腦愛好者面前。如EPSON 的480、580、670、PHOTO EXT系列等。這里根據個人幾年來對EPSON打印機的維修經驗,向大家介紹一些使用及維修的見解。
A、 更換墨盒
第一種:墨盡燈閃爍時,按下“清洗”鍵3秒,打印頭歸位到更換墨盒位置,換上新墨盒,再次按下“清洗”鍵,打印機隨后進行新墨盒檢測及清潔工作。
第二種:墨盡燈沒有閃爍,但打印質量下降(彩色墨盒中有一色墨盡),清潔工作也無法完成時。想更換墨盒時,很多人可能是強行斷電,這樣對打印機難免會造成損壞,這里給大家介紹另一種方法:開機后,按下“進紙”鍵5秒,打印頭歸位到更換墨盒位置,隨后步驟與上一樣。
B、開機后所有燈閃爍
打印機由于機械故障(打印頭阻力過大)造成打印頭的運動受阻,引起打印頭撞擊機械框架,使打印頭定位系統出錯,和卡紙,使打印機無法正常復位,然后所有指示燈閃爍。
第一種:同時按下“進紙”、“清洗”鍵開機,這時“進紙”燈閃爍,然后松手按下“清洗”鍵,直到所有燈閃爍一下后熄滅,這時打印機正常。此種方法有99%的修復率,此種方法雖很簡單,但EPSON公司從未公開。
第二種:以上方法不行的話,問題可能出在主板上,首先取下面蓋,取出主板(從后面及旁邊取出鏍釘),先不要拔下主板上的聯線,取下主板上的鋰電池(3V)后開機,問題解決。因為此電池是為打印機保存BIOS、打印機信息的。
第三種:此種情況是一般不會產生的。但在我維修眾多EPSON打印機中還是遇到了幾例情況。主板上有一個串行EPROM(93C46)芯片中的程序亂了,因為此芯片是為打印機記憶打印頭信息的,更換此芯片有相當大的難度:首先要找一臺同型號的打印機,取下此芯片(93C46),買一顆芯片(93C46,大約5.00元),用寫入器將取下的芯片里的程序復制到新買的芯片中,問題解決。
C、測試打印頭質量
第一種:聯機用EPSON說明書介紹的方法軟件測試。
第二種:不聯機,按下“進紙”開機,這時你會看到打印機打印出每一個噴墨孔的樣式圖,每一根斜線代表一個噴墨孔,假如有缺某一根斜線,說明打印頭有某一個噴墨孔堵塞,按下“清洗”鍵進行清洗,再看樣式圖,直到每一噴墨孔通,這樣打印出的質量才會清晰。
LQ-1600KⅢ開機指示燈全亮閃爍--故障主要原因
1.打印頭溫度及檢測系統故障:如頭上溫度電阻斷路,頭纜斷線,未扦打印頭等;
注: CPU-73腳正常電壓是+0.54V,如未接打印頭或相應線斷時,開機立即全部燈閃亮.
網友發言:
"聽說是頭測不到!";"打印頭更換線圈后焊點短路造成的";"老大,是打印頭纜插反了";
2.+35V電壓太高,太低或檢測系統故障:暫缺(網友發言中尚未見到例子);
注: CPU-74腳的正常電壓是+3.94V; 此電壓上升達到+4.5V時開機全部燈閃亮,頭不動;
下降達到<=+3.5V時開機全部燈亮(不閃),頭不動;
還有開機打印頭歸位后,全部燈閃亮的,也可能是此電壓太高引起的(當此電壓上升達到+4.4V時).
3.打印頭"初始位置"及尋找故障:初始檢位測系統壞,字車電機性能不好等;
網友發言:
"打印頭原位傳感器損壞";"打印頭原位傳感器(HOME傳感器)一個線斷了";"好像是主板上字車電機的接頭松了";"可能是機子里有個主軸出現問題";
4.Vref電壓及檢測系統(含CPU)故障:ZD1壞,CPU壞等;
注: CPU-78腳正常電壓是+4.77V:
網友發言:
"主板上的一個4.77V穩壓管壞了....很小的紅色管"---ZD1---編者注;"我試過一樣的故障,換了CPU就OK了";
5.主板上局部線路被短路,漏電或開路故障(IC2芯片是重點)....
網友發言:
"BIOS有的腳腐蝕了,接觸不好引起的";"主板有明顯腐蝕";"總之是CPU自檢已通過,當進一步檢測其他端口時,有的端口有故障,故沒有通過檢測,而出現的現象。這就要仔細檢查每一路,重點是短路(---漏電---編者注),其次是斷路,機械故障也有但很少,同時拌隨電路故障".
K3線圈量法
阻值約50歐
長針 *** 1 2 3 ( 4 5) 6 7 ****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地4對應腳:8, 9 ,10 ,14
地5對應腳:3 ,7 ,13,15
地12對應腳:1,2,6,11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