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5.1 聲道就是通常所說的數字環繞系統,它采用五個聲道: 左(L)、中(C)、右(R)、左后(LS)和右后(RS)進行放音,這五個聲道彼此是獨立的,這樣就解決了杜比專家邏輯(Dolby Pro-Logic)系統存在的缺陷。這就要求我們在輸出的時候是用5.1的聲卡輸出,帶5.1聲道輸出的聲卡是通過聲卡上的三個音頻輸出接口實現的:“LINE OUT”端口負責輸出音頻信號到前置音箱、“REAL OUT”端口負責輸出音頻信號到后置環繞音箱、“CENTER/BASE”端口負責輸出音頻信號到中置音箱和低音炮。
獨立聲卡的好處是板載聲卡所不能比擬的――諸如:音質優勢、功能優勢、資源占用優勢等等。而這些優勢,在大部分人的眼中被一點劣勢遮掩殆盡――這就是成本劣勢, 市面上一款稍微好點的聲卡都得上百塊甚至上千塊,這就讓大部分的人取消享受5.1音箱的念頭了。另外,大家普遍使用專門給電腦設計的有源音箱,目前這部分音箱在音箱市場上的品質定位普遍比較低,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人認為太高端的娛樂聲卡無法發揮出自身性能的原因,而家庭影院上使用的功放 音箱的組合,也很少有人考慮使用在電腦上。也正因為這些因素,造成兩年前至今PC多媒體音箱都是2.1音箱“橫行霸道”主導著多媒體音箱的市場。
市場銷售情況
據行業內有實力的多媒體音箱核心經銷商的透露,目前,5.1音箱與2.1音箱的銷售比例約為2:8,雖然這個銷售比例未必準確,但由此可知,在國內市場的5.1音箱與2.1音箱的銷售懸殊,構成這種因素編者認為也有幾種因素:
1. 5.1音箱價位相對來說比較高
在國外5.1音箱由于需求量大,整體成本降低,因而造成一般的5.1音箱與2.1音箱價格差距不大;而在國內由于需求量較少,產品線也不夠豐富,往往每一品牌只推一兩款高端的5.1音箱,成本相對來說比較高,因此造成5.1音箱都非常昂貴的錯覺。
2. 試音麻煩,銷售人員不愿熱推
通常2.1音箱只需要在普通的音頻分頻器上分出接口來連接即可,而且一個普通的分頻器能分出10到16組2.1的音頻線,所以2.1音箱試音時操作起來非常簡單方便;但是5.1音箱卻大大的不一樣,首先一般的CD碟無法試音,再者就是一般5.1音箱要試音的話都只能直接接入家庭DVD播放機上面進行試音,因為市場上5.1的分頻器相對較少,而2.1的分頻器不能試5.1的環繞效果。正因為這些操作的麻煩而間接的使銷售人員避開5.1音箱而熱推2.1音箱。
3. 試音環境的局限而影響銷量
我們都知道5.1音箱最主要的是環繞效果,這種效果卻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才能清楚地感受到;然而,在我們電腦賣場根本找不到安靜的地方,各種嘈雜的聲音大大的困擾著消費者的試音,所以往往本來對5.1有興趣的朋友可能因為無法準確試音而改變主意選用2.1音箱。
消費者的習慣
中學讀書的時候,我們都會把書桌上的書疊得整整齊齊,出去玩的時候我們都會盡量減少行李……在我們的平常生活習慣中,我們都更偏向于簡潔,而害怕雜亂繁多;然而,在國外更多的年輕人更喜歡隨意擺放,更喜歡背著大大的背囊旅行。同樣,這種不同的生活習慣也會影響我們購買多媒體音箱的決定,國人大部分會覺得2.1音箱比5.1音箱更容易擺放,更方便;國外的朋友卻覺得5.1的音箱隨處擺放不但構成不同的音效,更同時是不同的藝術。
筆記本用戶的增加
筆記本的市場越來越大,各大品牌的筆記本銷售也越來越大,然而,這對于5.1音箱也構成了不少的影響,因為目前筆記本上的板載基本上都是兩聲道的,如果想得到更好的效果,可以考慮選擇usb接口的外置聲卡,一些價格比較低的usb聲卡沒有選擇的價值,同等價格的usb聲卡的音質會比內置聲卡的爛,100元的usb聲卡最多跟50元的獨立聲卡音質相當,此外,部分usb聲卡只提供了耳機輸出,甚至沒有提供麥克風接口,建議不考慮沒有提供麥克風插口的產品。
總結:5.1音箱系統一開始就被定義為多媒體音效的 最后終結者,然而,至目前為止,5.1音箱系統依然沒有成為多媒體的霸主,它的非技術性失落何時才會結束?何時5.1音箱系統才會逆市而上沖破那一層紙呢?我們相信隨著3D游戲和DVD-ROM的流行,5.1音箱正在逐漸的興起,獨立功放現已成為市場的主流,體現了現下的消費者對音質、音效的追求不斷的提升,相信在這種契機下5.1多媒體音箱的市場會越來越好。現在我們只需要一塊不錯的聲卡加上一套5.1的音箱,就可以將電腦打造成家里的娛樂中心,這對大部分80年代的年輕人還是有相當的吸引力的。5.1音箱是專門用來應付多媒體應用的,在擁有大型音效場景的游戲或者音效爆炸的大片當中,很多朋友都希望能完全感受到5.1音箱的完美。玻璃的粉碎聲,或者子彈劃破長空聲,淅瀝的雨滴聲,不管是多少層次的場景,都能得到完美的再現……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