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也有“潛規則”!奸商賺錢就靠它
2020-07-24 18:58:38
供稿:網友
中國人喜歡總結,古文說的好――溫故而知新。每年的年終都會有一大堆的報告出臺,近兩年隨著網絡文化的興起,關于流行用語或流行詞的總結性文章也是每年年末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小菜。
而2007年的流行詞語中,“潛規則”這三個字肯定位列其中。“潛規則”――顧名思義,就是看不見、明文沒有規定、約定俗成的被廣泛認同并實際起作用的一種規則。但有時候這種規則是不對,或者說是不正常的。其實在數碼相機市場上,也有這樣或那樣的“潛規則”。它們有些被奸商利用了成為了他們賺錢的法寶。
“潛規則”之一
雖然現在消費者購買數碼數碼相機已經非常理性,對于像素的追求已經不像兩年前那樣的瘋狂了。但像素仍然是購買數碼相機時第一個要考慮的因素。現在消費類機型的像素已經升級到了千萬,而主流的單反相機也都達到了這一級別。高像素可以滿足大尺寸照片輸出的,照片也更加的清晰和細膩。但是有些消費者一味的追求最高像素,而不重視其他的性能指標,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筆者在市場上曾經看到這樣的場景。消費者在選購數碼相機,一款是擁有1200萬像素的機型,但是除了高像素之外其他的性能參數表現一般,價格是2700元。還有一款機型,采用700萬像素、28mm廣角、光學防抖、出色的動態視頻能力,價格是2580元。但是最后消費者選擇了價格高、整體性能一般的1200萬像素機型。其實那款700萬像素的機型表現要更好,實際成像效果也更加的優秀。
很多商家正是利用了消費者這種像素越高越好的心理,向消費者推薦僅僅是像素高的產品,并利用消費者不了解市場、,認為像素高一定價格貴這一點來謀取暴利。其實對于家庭用戶和普通的消費者來說,現在一款700萬像素帶有廣角、防抖,價格在2500元左右的機型,比單純的高像素機型更加的適合您。
像素固然重要,但不要讓高像素迷了你的眼。
“潛規則”之二
目前數碼相機所運用的光學防抖技術分為兩種:一種是鏡頭組光學防抖系統,它通過光學鏡片偏移式原理來矯正手振帶來的影響,一般來說這種防抖系統是由檢測部分、補償振動鏡片組和驅動控制部分組成,并依靠補償振動鏡片的浮動來矯正因為手振而引起的影像模糊;還有一種就是感光元件防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CD移動防抖。一般來說它是通過內置感應器,來檢測機身的震動,然后快速計算所需的補償數據,并移動CCD達到補償手震的效果。
擁有光學防抖的機型,可以在手持數碼相機拍攝的時候,將安全快門降低2-3檔,大部分情況下在廣角端以慢速快門拍攝,也可以獲得非常清晰的照片。光學防抖機型的出現讓我們在室內以及光線不好的環境下,也可以拍攝出清晰而不模糊的照片。
相對于CCD位移防抖而言,鏡頭組的光學防抖發展時間要更長一點,而且現在市場上絕大多數的防抖機型,都是鏡頭組光學防抖。相較而言,CCD防抖只是這兩年來才發展起來,消費者并不是十分熟悉。所以有相當多的消費者認為,CCD防抖的效果比不上鏡頭組防抖,甚至認為CCD防抖并不是真正的光學防抖。
目前擁有CCD位移防抖的代表機型,是賓得的K10D和理光的R6,它們都擁有不錯的性能表現,而且性價比非常的高。但是很多奸商都對消費者這樣說:CCD防抖不是真的光學防抖,鏡頭組防抖才是真正的光學防抖。但是由于鏡頭組的防抖效果最好,所以價格也是最貴的。
不論是鏡頭組防抖還是CCD位移防抖,都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光學防抖方式。兩者的防抖效果有所不同,并無優劣之分。
“潛規則”之三
近三年來數碼相機市場發展速度最快的就要數單反數碼相機了。單反既是各大廠商技術與實力的代表,又是數碼相機業界新的利潤增長點。很多消費類電子廠商,也都紛紛推出了數碼單反相機。但是在一般消費者的看來,只有佳能和尼康的單反才是專業的代表。
佳能和尼康是老牌的單反相機生產商,在單反領域有著非常強大的研發實力。在相關的鏡頭資源和配件上也是最為豐富的。“長槍”、“短炮”比比皆是,甚是誘人。和這兩家相比,其他單反廠商不是在數碼時代腳步落后,就是入門較晚不成氣候。“別的色友不是佳能就是尼康,你要是拿別的單反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這句略帶調侃的話,就是對上述現象一個生動的反應。
其實相對于這兩家的單反相機,其他廠商的單反也是各有特點。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索尼和賓得的單反相機,都帶有機身防抖功能,這樣就等于裝備在機身上的鏡頭都自動升級為防抖鏡頭。對于預算不多的初級用戶來說,就可以在鏡頭上節省不少的投資。而奧林巴斯目前的主流單反都帶有液晶屏取景功能,在拍攝一些非常規視角的時候要更加的方便,而且由于4/3系統的單反感光原件較小,鏡頭焦距折算系數是2,所有在長焦端更有優勢。
佳能、尼康固然是單反領域的霸主,但是適合自己才是我們購機的根本出發點。
“潛規則”之四
近兩年數碼相機的像素發展速度非常的快,消費類數碼數碼相機已經達到了1200萬。而除了像素以外,數碼相機還有一個性能指標也在不斷的攀升并屢創新高,那就是――感光度。2006年之前,大多數消費類機型的感光度上限還是ISO 400。而現在新品機型的感光度最低也要ISO 3200才說得過去。有些機型的甚至已經達到了ISO 6400甚至是10000。
高感光度的好處是對于環境光線的適應能力更強,讓感光元件對于光線更加的敏感。同時還可以提高快門速度,來達到防抖的目的。但高感光度帶來的畫質下降和噪點問題也是非常嚴重的。很多消費級數碼相機雖然擁有ISO 1600的高感光度,但是在ISO 400的時候噪點現象已經非常嚴重了,ISO 800時照片基本失去了使用價值。
其實很多消費者購買數碼相機,只是為了外出旅游拍照留念。而在白天天氣晴好的時候,使用ISO 100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了。所以請不要對相機的感光度太多強調,一般消費類機型感光度達到ISO 1600就可以滿足你所有的需要了。不要輕信奸商的話,為實用意義不大的超高感光度買單。
對于一般用戶而言,ISO 1600已經完全可以滿足需要了。
結語: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潛規則”其實是一種不正確的觀念。而上面我們所說的四類數碼相機“潛規則”,就是很多消費者并不是特別正確的認知。這些有可能對您購買數碼相機造成困擾,或給奸商以可乘之機。希望通過我們的文章,可以改變大家一些固有的看法,以更理性的態度去選購適合自己的數碼相機。